上海哪里炸酱面?

童湛童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北京人爱吃炸酱面,只是外地人对它不太熟知罢了。老舍先生在他的小说《正红旗下》曾对炸酱面馆作过描写“那门口挂着一块绿牌儿,上面大大的写着三个黑字‘炸酱’;这自然不是为了招徕顾客,因为北京的饭庄子都没有这么风雅。”文中提到的“风雅”,正是形容这种由四合院、门脸房、柜台、碗筷、菜谱组成的传统食店风格。 不过,这种风味小馆在北京已经越来越少见了。现在要吃到地道的炸酱面,只能去一些胡同里的杂食店或郊区农家院里了。但您别说,这些深藏在闹市中的小店,可都有些来头呢!

先说第一家,它的来头可是不小——原京城里炸酱面“三驾马车”之一。这家店开在崇文区一条小胡同里,只有十来张桌子,老板和厨师穿着白褂子戴着帽子、口罩在忙活,看起来就像是个普通的杂货铺。但实际上,这里曾是京城炸酱面的“三驾马车”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黄焖肉” 和 “槐树街”。 这家店的创始人叫刘永年,是天津人,大概二十年代来到北京,以卖包子起家,逐渐扩展业务,开了一个炸酱面摊子。因为炸酱面条劲道好吃,配上黄瓜丝、葱丝和辣椒,滋味十足,所以生意十分兴隆,就连北平许多餐馆的师傅都来学艺。

后来,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刘永年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他不愿给日本人做事,就带着儿子前往四川,在那里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抗战胜利后,刘家父子重回故土,在原来的地方重起了炉灶,把“黄闷肉”、 “槐树街”和“炸酱”三家店铺联合起来,一起经营。 因为当时物价飞涨,民生艰困,刘家就想出了个新点子:实行“斤两计值,多少钱一斤”的标价方法。比如说,你吃一碗面,花20枚铜板(相当于现在的2块钱),其中16.5枚是面钱,3.5枚是佐料钱。这种做法既解决了物价高涨的难题,又保证了食物新鲜,味道纯正,深受消费者欢迎,连政府都特地发来嘉奖令表扬他们呢!

可惜好景不长,十年动乱伊始,这家老字号就被迫关门了…… 第二家则要说说它与“全聚德”的恩怨情仇。这家餐厅的名字叫“德聚兴”,位于前门外大栅栏地区,经营的时间大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间。由于当时没有完善的餐饮行业管理法规,因此各家餐馆都是自由竞争,互相诋毁。“全聚德”与“德聚兴”之间的关系,就和“狗不理”与“王府井”一样,是一对相互斗气的冤家。

据老人们说,“全聚德”觉得自家菜价定价太高,就会到“德聚兴”那里去买饭,“德聚兴”做的炸酱好吃,价格还公道,所以“全聚德”每次都得空手而返。 “德聚兴”有个很特别的规矩:除了中午和晚上营业时间外,其他时间都不接待客人。如果客人急着用餐,可以提前半天预约,店家会根据客人的要求赶制菜肴。据说,这家的卤煮火烧和炸酱面是最具特色的,尤其是炸酱,甜香酥脆,拌上黄瓜丝,再喝口汤,别提多美了!只可惜“德聚兴”的后人没能传承先辈的技艺,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

第三家小店开在东四北大街一僻静处,只有三张桌子,两个伙计,一个做菜,一个端盘子的。这里卖的炸酱面和以上两家都不一样,酱的颜色呈暗褐色,块儿不大,吃起来酸酸辣辣的很开胃,配着白面饼一起吃,真是香啊!

诸葛澳莲诸葛澳莲优质答主

个人推荐一家,在静安区武定西路的 【北京菜】店(原址是叫“老北京的”),我初中的时候去吃过,现在好像还在吧~味道很正宗(就是贵)。 我最喜欢的是它家的麻酱拉皮儿~还有炒肝儿、芥末墩儿什么的也都很好吃的!

ps.它的炸酱面的碗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上面画了一个大雁和荷叶,底下有莲蓬,特别漂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