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常吃有副作用吗?
作为常年在药店工作,看过很多人拿黄芪当茶、水喝的人,我负责任地说,经常大量饮用黄芪水(60-120克/天),真的会出大问题! 先来看看中医典籍中是如何记载的——《中国药典》:“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中药大辞典》:“尚无充分证据证明有毒性。但如果长期过量服用,也可能产生一些中毒反映”。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黄芪饮用的毒性反应,但是不能证明长时间大量饮用就绝对安全。
我们再来看看临床实验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对700多例冠心病患者,给予生脉饮(主要由红参、麦冬组成,含人参皂苷和麦冬黄酮为主要有效成分)治疗,结果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红参是朝鲜族常用的滋补中药材之一,其中含有人参多糖和人参皂苷,具有提高免疫力和增强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但该次临床试验并未发现其对冠心病有明确疗效。 另外,还有学者通过对380余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监测,也发现服用含有红参等成分的药物后,大多数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的都是药物进入人体后产生的毒副作用,而黄芪是公认无毒的植物药材。然而,这里所说的“无毒”是指药物本身对人体无害,但不表示长期服用不会产生依赖性和抗药性以及诱发某些疾病。
因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药物进入体内后会经过一系列变化,有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途径或诱发潜在的致病因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对于黄芪的研究主要针对其药用部分(黄芪甲甙)进行,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常将野生的黄芪全株入药,这种做法正确吗?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黄芪的药用部位是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至于什么是“干燥根”?也就是除去根茎(主茎及支茎)的部分叫做“干燥根”,仅保留其纤维状部分的木质部,将其浸入水中可完全膨胀并呈海绵状,露出水面的部分为棕色至暗褐色,浸在水中未露水面的根部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至灰黄色。 如果不是这种严格的药用部位,用药的安全性又该如何保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