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人体需要六种矿物质,分别是钙、锌、镁、锰、铜和铁。其中,前三者为阳离子,后三者是阴离子。这些矿物质参与细胞的构造,维持细胞的活动,并对某些生理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们在食物中含量丰富,但是吸收利用率并不高。尤其是铁元素,只有1%左右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铁是人体含量最高的矿物元素,也是机体功能发挥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参与体内蛋白的合成,促进血红蛋白的形成和机体代谢,同时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如果缺乏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出现头昏耳鸣、疲倦乏力、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严重时会发生晕厥。
铁在人体的作用: ①构成人体必需的含铁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亚铁离子; ②作为电子载体,将电子传递给其他酶; ③调节组织呼吸过程(氧化还原反应); ④作为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过氧化物酶的组分,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 ⑤作为甲状腺素的组成,调节新陈代谢;⑥保护皮肤,避免电离辐射损害 常见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瘦肉、动物肝脏、鱼类、蛋类、豆类及绿叶蔬菜等。另外,海蜇、海带等水产品也富含铁元素。
对于想要补充铁的人,除了饮食摄取外,还可以选择食用铁剂补充,比如右旋糖苷铁、硫酸亚铁等。 但是要注意,铁并非摄入得越多越好。过量摄入铁会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重者还会影响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不管是食补还是药补,都必须适当,才能起到效果。 对于贫血患者来说,在补充铁的同时,更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铁的吸收利用。还要保持饮食规律,不要过分挑食,否则会因营养不均导致贫血。
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含铁10克左右。其中65%分布在血红蛋白中,30%则存在于肝、脾、骨髓等脏器中。此外,在血浆中还有15毫克非血红蛋白铁以运铁蛋白的形式存在,作为体内铁的储备,可以满足正常人3-6个月的生理需要。
铁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同时还是构成人体某些重要酶类的成分,参与细胞呼吸过程和各种代谢活动。如果体内缺铁,会导致组织缺氧,出现乏力、工作能力下降等供氧不足的症状和体征,如果长期缺铁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人体内铁的消耗主要是每天更新衰老的红细胞时消耗一定的铁,每天损耗的铁只有1毫克左右,通过一日三餐从食物中摄入足够量的铁能够完全满足人体对铁的需要。一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20毫克左右的铁,人体就能吸收1毫克满足需要。因此能够满足人体对铁的生理需要。
鱼、禽、畜肉以及肝脏中含铁量较多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植物来源的铁则较少,且吸收率也不高,不同的食品中含铁的量和被人体利用率也是不同的,因此从食物中摄取铁质不存在被过量吸收的问题。
如果人为地通过服用补铁保健品、强化铁质的食品或补铁药品等,每天额外再摄入数十至数百毫克铁质,这种摄入大剂量铁的行为,有可能导致急性铁中毒的发生,特别是儿童误服、滥服大量铁剂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出现急性全身中毒症状。成人过量服用铁剂也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有报道显示,摄入大剂量铁还与心肌损伤、肝损伤以及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疾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