孖是什么生肖?

毋书豪毋书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孖”是十二生肖中的“鼠”,在古汉语中,“子”表示的是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之一;而十二地支中与“子”相合的“丑”,在阴阳五行中对应的是“艮卦”,又因为“丑”与“牛”相应,所以“丑”的五行属性为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的五行是水土木木木土火水土金木水木火土金水,可见“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朔”都属于木的范畴。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种动物属于木呢?

1、子鼠: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亥子丑会北方肾水之地……厥阴之子,虚灵不昧。”这里提到了子鼠,另外还提到亥猪和丑牛,说明在阴阳五行里,子鼠属阴中之阳,而且是有智慧的。

2、丑牛: 在《黄帝内经》中还有这样的记载:“阳明者,方明之貌。”而恰好丑牛的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幅明朗的太阳图,可见丑牛具有光明之象,而且它还是土地里的粮食,属于土。

3、寅虎: 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厥阴之中,少阳之气。”而寅虎恰恰位于阴阳交界处,且属木。

4、卯兔: 《黄帝内经》中讲到:“手太阴肺经。”而卯兔正好对应手的部位,而且是肺经的起始点。

5、辰龙: 《黄帝内经》中说:“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而我们知道,古代没有现代的冰箱,食物放久了容易变质发臭,所以人们就把食物放在“廪”里,而这个字的字形就是辰龙的形象。由此可见辰龙跟胃有关并且属于土。

6、巳蛇: 《黄帝内经》中讲到“脾主运化,司饮食受纳。”而脾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些工作,主要是因为它“恶寒喜暖”“得温则运”,这就如巳蛇一样,它们都是带有温度的动物,并且喜欢温暖的环境。巳蛇还具备着阴气,因为在十二时辰中,下午一点至三点是阴盛阳衰的时刻。 所以巳蛇五行属火并且是阴火,有着旺盛的消化机能。

7、午马: 在《黄帝内经》中说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曰:“心火于夏,神气用事,阳气在外。”这正好像午马的形状,强壮而精力充沛。

8、未羊: 《黄帝内经》中提到“脾主升清,散精于肝。”而未羊刚好是农历五月,这时候草木茂盛,枝叶繁密,正是植物吸收水分,向上输送营养的时机,与脾脏功能相仿。所以未羊属土。

9、申猴: 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中,“三焦”的名称就类似“申猴”的形状。

10、酉鸡: 《黄帝内经》中谈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而酉鸡的“酉”字,在数之中属于七,在象形文字中,“酉”的字形就好像一个倒立的“七”,这不正是“相傅(辅佐)之官”的形象吗?

11、戌狗: 《黄帝内经》中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而戌狗正是农历九月,此时禾苗成熟,果实饱满,与膀胱的功能相似,而且,《黄帝内经》中还说:“天气下为雨雹。”而十月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不也正像一个坚硬的冰雹吗?所以戌狗属土,并且是阳土。

12、亥猪: 在《黄帝内经》中讲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亥猪正好处于农历十月,草木凋零,天地肃静,恰如三焦的状态——闭塞。

蓝梧秦蓝梧秦优质答主

在古老的粤语和广州方言里,马称“马骝”,老鼠称“田鼠”。而在一些较古老的粤语地区,如香港新界、广东开平、台山、佛山等地区,依旧沿用古语称呼十二生肖,称兔子为“野猫”,马为“马骝”,老鼠为“田鼠”。而在广府民系另一重要分布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浔州地区,依旧沿用古语称猴为“马骝”,称兔为“黄猫”(见1980年版广西桂平县志第五章第一节“语言”部分)。

马骝,本是一种犬名,因马骝犬的毛色黄黑相杂,古人以骝指代黑色的马,故而沿用为马的代称。古粤语区把“狸猫”(野猫)当兔子,把“马骝”(狗)当马来称呼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兔子在岭南地区比较少见,为了以本地物种来指代自己不熟悉和少见的北方物种,故而用本地较为常见的野猫取代兔。同样,本地缺乏马这较珍贵的牲畜(岭南地区以水牛用作耕作)和北方的其他动物,如将本地常见的狗(马骝)和鼠(田鼠)指代。第二、本地语言发音问题,粤语的浊音较多,如普通话(标准音为北京语音)的“狗”,在粤语中发浊音为kau5(粤语有九声六调,读音用阿拉伯数字表明)。与kau5读音相近的有四个动物:猫、猫狸(黄狸或野猫或狸猫)、狗、麒麟。粤人以物象形发音,以野猫或黄狸或狸猫最为相似,故而言物,以“野猫”指“兔”,以“马骝”代“狗”,以“田鼠”代“鼠”,久之沿用成习,成为约定俗成的称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