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劣势有哪些?
1、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还存在着诸多劣势,业务品种和金融创新较为落后,尚未形成多层次的多元化体系。在目前的国际银行业中,金融创新是普遍发展趋势和强劲的竞争手段,而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在这一点上存在着很大的落后性。由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如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样地,银行业的自由程度也不高,因而也就束缚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创新方面缺乏经验,人才资源相对欠缺,因此很难与国外的同类银行相抗衡,这一点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同样地,市场化程度和自由程度的不足也决定了现有的银行体系还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国外同类国家普遍存在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完善的体系。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形成独立、完全的二元化机制;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信用社的业务职能与商业银行交叉,没有形成具有独立特色、可以与商业银行并驾齐驱的独立金融机构。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应由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职能被国家财政和政府行政部门所替代,削弱了我国银行业的服务功能,不利于其发展。
2、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银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企业化改造和股份制改造也存在着严重不足。从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上看,首先最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目前的金融秩序还存在着相当的混乱,一部分银行内部的制度和监督严重缺失,使一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能够钻漏洞,进行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等活动,屡屡造成严重损失。同时,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效率较低,缺乏必要的经营人才,服务不规范,而且管理结构层次多,缺乏现代银行业中普遍实行的“扁平化管理”。此外,在信贷业务上也缺乏规范,普遍存在着风险防范措施不力的问题,使坏账和呆账数目较高,一些银行的固定资产比例超过了自身的支付极限,流动性不足。在企业化改造和股份制改造方面,目前我国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企业化改造在一些大中城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不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开展或开展得十分不完善;股份制改革目前还在继续试点过程中,因此相当部分的银行业的非国有资本成分仍比较缺乏,尤其是其中的法人持股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