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比赛几轮?
这个问题有意思,首先纠正你一个错误观念:拳击比赛中没有一轮之说!因为拳击比赛的回合制打法决定了每场拳击比赛都是一场持久战(在规则限定范围内)。 那为什么会有“一轮”的说法呢?这就要说一说以前拳击运动发展之初的赛制了——早期职业拳击采用十二个回合制。在这种制度下每场比赛最多打12个回合,每个回合为3分钟(有的是4分钟);如果12个回合战满的话,就结束比赛。而如果在12个回合内未决出胜负,则额外增加三个回合,以加赛的形式分胜负。
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赛制对体力要求太高,对高水平选手来说难以承担过多的体力消耗。于是在70年代开始一些赛事引入了“八回合制”“十大回合制”等新的赛制。在这些新赛中,每个回合的时间缩短为2分钟左右。同时为了避免加赛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这些新赛事一般都规定,当某方在8或10个回合结束后领先对手2个以上(有些是3个)的优势比分就可以宣布胜者。当然这种新赛制也保留了原来赛制的优点,避免了一方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迅速击倒对方拿分的情形。同时由于减少了双方体力的消耗,增加了参赛选手的上场机会,从经济上也有利于参赛选手和赛事举办方。因此这种更改受到了广泛欢迎并且沿用至今。
因此现在所谓的一轮说法其实只是过去十二小时赛制的残留,并不能真正反映当前拳赛的实际情况。而且随着体育科学的进步,如今职业拳击比赛已经越来越科学化、年轻化。高水平选手一般都能轻松应对8-10个回合的赛程,甚至一些年轻选手能够坚持到12个回合。而普通选手一般通过8个回合的备战也能达到预期效果(训练和实战)。所以现在的拳手很少出现像以前一样打满12圈后精疲力尽的场面了。 最后补充一点:现在职业拳击比赛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称为预赛,只有获胜者才能进入第二阶段决赛。目前很多大赛对决赛阶段的选手数量都有限定(如不超过8人)。这样就避免了以前出现的“一轮大战”中的极端情况:一部分人还没上场而另一部分人已经打完数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