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疏散人口为什么?
因为北京的人口密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巴黎、伦敦等城市。 作为首都和第一大城,北京聚集了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的精英人才。在这样一座城市,人口的流动不可能像小城镇那样随意,它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到八十年代的城中村改造、郊县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农民上楼,再到二十一世纪初的新旧动能转换,北京的郊区化进程一直在进行。
尽管在此期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一些农村被拆迁、农业人口转为非农户口获得城镇化待遇,但毕竟规模有限(比如通州于2019年宣布全部村庄腾退规划为新城建设让路)。 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新北京,新奥运”的规划启动后,为了办好这次世博会,更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开始大规模拆迁,大量人口因此被疏散。
据统计,2001年至2004年间,就有近20万外来人口被迁离北京。 当然这些被疏散的外来者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也获得了北京的政策优待。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就近迁往周边县区,少部分则回到了原籍。
总之与那些没被选中的人相比,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至少获得了补偿。 而那些没有被选中的人,他们又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来看看新华社2003年的一篇报道: 《北京贫困生的生存状况》 文中提到: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一些外地农民工,因为没有固定住所,经常流落在北京的街头,他们大多以乞讨为生……” 文章还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马玉龙的残疾青年,父母都是河北人,因家里贫穷,他16岁时便到北京打工,后来由于一次意外,他的腿落下了残疾。
“后来,他又患了肝炎,便回到河北,靠亲友的帮助和治疗才得以恢复。随后,他又辗转来到北京,在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可好景不长,由于饭店倒闭,他又失去了生计。 随后,马玉龙开始了长达7年的乞讨生涯…… 最后,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到了一家福利院工作,收入也稳定下来。” 北京的流动人口中,像马玉龙这样的贫苦外来者还有很多很多。
也许他们的命运能改变的契机有很多种,而能够改变命运的关键词又极其微小——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但正是这些微小的改变,却往往最能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