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动肘怎么改?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概念! 不是“动手肘”,而是“提手腕(上臂)”。 这个动作在正反手拉球、发球和接发球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尤其以正手居多。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不正确的发力的关系导致的。 如图所示,如果我们的发力是正确的话那么力量传递是连贯的并且是有一定的初速度的,这样的话手部的动作就是协调的。但如果我们的发力不正确,比如我们总想用手臂的力量去支撑身体重心,那么就会产生这种抬肘的现象。由于力量传递是中断的而且没有初速度,那么手部就会因为力不能连续发出而产生紧张感和不适感。
第二,谈谈改正方法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有意识的注意一下就可以了。但问题是很多人并没有刻意的去注意过这个细节,所以就需要有耐心的去进行改正了。我总结了一下大概需要两个步骤来改正该问题:
2.有意识的加强手臂力量的练习(可以参考引体向上等等)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问题也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哦!
我们来讲讲大多数业余爱好者习惯于动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自身生理条件和力量不足决定的。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最基本的一项击球原理就是要在击球瞬间击中球的甜点,甜点受力后产生的反馈作用于球拍、大臂、小臂、手腕和手指,最后在大脑里形成一种正确的击球感觉,即所谓的好球的感觉。而当很多业余爱好者的握拍、引拍、转腰、转肩等环节都有板有眼之后,他们往往会面临一个问题:击球点离身体较远,无法让球拍在触球瞬间发力,从而不能击中球的最中心部位(甜点),导致无论正手还是反手,击球都感觉空了。这种感觉会从手传导到大脑,大脑会自动进行错误的条件反射,认为是因为手的力量不够才导致的击球点不准,所以很自然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小臂甚至是大臂的力量加上去。由于大臂和小臂没有足够的弹性(发力回缩的能力),所以它们更多起到的是加大杠杆的作用,使球拍能够击中更多的球心。以上就是很多业余爱好者小臂、大臂会随击球动作晃动开,甚至随击球动作完全伸直的源头!
如何避免动肘,这里提供几点建议:
1、首先还是要从正确的击球点开始。前面说过,不少业余爱好者在练习过程中会面临击球点离身体较远的情况,如果按照正确的转轴方法转肩,很多初学者会感觉击球点离身体较远。这个时候,建议使用小半径转肩的方法,即上臂不要转动,只转动小臂,使肩部、肘部和拍头三点成一线,击球点调整到距离身体大约10到15厘米处。
2、纠正发力方式。前面说过,很多业余爱好者在大轴、小轴转不到位的情况下会使用小臂甚至大臂去击球,这就是发力方式的问题。在做动作时,一定要做到以肩为轴,肩先转动。如果肩无法转动起来,可以采用一些活动肩部甚至大臂的热身动作,比如前平举、侧平举、绕肩等。其次,腰部要带动整个肩部转动,形成合力,同时,腰腹力量的加强也可以在击球过程中形成主动的发力方式,即以腰带手,而不是以手带动腰腹发力。如果腰和肩的轴已经可以转起来了,但是击球效果还是感觉不够扎实,那么可以适当地加大腿和髋部的转动,形成整体的发力。
3、增加手腕和小臂的力量。前面提到,很多业余爱好者之所以以大臂发力为代价击中球的甜点是因为觉得自身手腕和小臂力量不足,这种想法没错。但是大臂和小臂的肌肉是慢肌,它们主要负责的是稳定性和发力时的杠杆作用,真正负责发力的是小臂和手腕里的快肌。所以建议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手腕和小臂的力量练习,常用的方法有手腕绕环、握力器和哑铃等。当这部分肌肉强壮起来以后,在击球时就可以使用这部分肌肉发力,而使肩部和大臂的发力可以适当舒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