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股市不开放?

甄梓誉甄梓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一切资源(包括金融资产)均由市场配置。如果证券市场由市场决定,那么股价就应该反应供需关系和内在价值(即每股收益/股本总额)的变化。显然,在现有监管体系下,这是不可能的。在中国股市,长期存在供给不足的现象,也就是资金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于是股价只能由资金推动而不是价值提升。这直接导致了A股的畸型发展和种种怪现像。如果放开市场,让资金供求决定股价,很多企业是不值钱的。

2. 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框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分别受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这种监管框架的形成源于几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对混业经营的限制。但问题是,现在中国已经拥有全牌照的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和准全牌照的银行(招商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而且银行理财已经纳入了资管新规(即统一监管方案)。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实际上已经在向混业经营过渡。

随着资管计划的监管要求不断提高、资金供给方和投资方的资质要求越来越严格,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和保险公司进入资管行业,金融监管的跨业协调会变得更加重要。

3. 中国目前是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还在进行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和土地、劳动一样获得体现其价值的报酬。但中国的上市公司不仅承担了企业经营的风险,而且还承担了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如果放任自由,资本就会寻求政治上的庇护,或者通过贿赂方式给予官员以收益,导致市场失灵。必须对上市公司的资本收益加以合理调节,保持资本的收益和风险相匹配。

车家强车家强优质答主

中国股市不开放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产生了大量需要流动的民资。但是,国内投资渠道十分狭窄,投资于基础建设、企业扩建和国家重点项目被封闭。国内商品流通中也存在着各种壁垒。于是,大量的民资流向一些没有多少社会生产效率的领域,例如房地产、大饼经济、股票黑市和各种各样的投机。

为了为这些民资寻找出路,疏通渠道,1990年底,以上海、深圳为试点,恢复了被中断了近40年的中国股市。1990年的中国,一方面在进行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又严格控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国内资本既包括国有资本,也包括私有资本,不能向国外流动;国外资本也不能向国内自由流动。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不能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那样形成统一的场内交易市场。

1998年之前,中国形成了一个由三层次股票市场构成的金字塔型的中国股票市场体系:顶层是在场外柜台交易的2000多家STAQ和NET的代股公司以及规模更为庞大的三无内部不公开招股的黑股和三版公司的股票;第二层有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117只A股和22家B股以及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205只A股和25只B股,总计为369家上市公司,这是完全的场内交易;第三层为37个场外地区性股权转让市场(即三版),上市规则各地自定,以吸引本地企业来场内交易为主,交易方式有拍卖式(安徽)、协议式(北京、武汉)和混合式(成都)。

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是两块国家管理下的试验田,它是一个场内交易的股票交易市场,包括对内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和对外发行的以外币认购和交易、以人民币标明面值的特种股(B股)。这两个交易所的股票属于集中交易的上市股票,必须经过中国国务院专门授权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并在两个交易所交易。地区性股权转让市场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各地为了解决股份制试点企业股权(特别是法人股和个人股)转让问题而创办的,它们是在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指导下从事上市企业非上市股票和非上市企业股权的交易活动。根据国务院1998年6月18日发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除了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只能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集中交易,1998年之后,全国性的场外柜台交易市场被禁止,场外地区性股权转让市场也纷纷撤销或改成代股权转让的中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