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哪?
高端制造业有很多,但是大部分被外资垄断,因为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能够给外国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但科研能力和设计能力是非常落后的。中国只有一部分制造业属于高端制造,而且主要集中在军工领域 举个例子,中国空军有四代半战斗机歼-10、歼-20,陆军有99A主战坦克,海军有055导弹驱逐舰和大驱075两栖攻击舰,这些武器装备的零部件除了极少数以外都是国内生产的,尤其是发动机,比如航空发动机涡扇13是商发研制,坦克的1500马力涡轮引擎也是国产,虽然还有很多不如进口的,但至少部分实现了国产化,满足了军事需求。
中国还有一部分高端制造在民用领域,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数都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华东和华南地带,像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没落了,只有一些重工企业还在苦苦支撑。 中国有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网,也有世界最大的铁路网,还有世界最繁忙的港口群,因此物流非常便利,这也让中国的一些制造业可以低成本运作。
近年来中国很多行业都在进行转型升级,很多低附加值的行业逐步被淘汰,比如造纸、纺织、钢铁等产业,而高利润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崛起,比如半导体、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但这些都属于中高端制造业。 当然,中国的先进制造业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跃升,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全球占比由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其中,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引人瞩目的亮丽色彩。
我国高端制造产业快速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去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12年增长了1.7倍;2021年全国规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企业实现营收11618.3亿元,较上年增长24.9%;我国在建和投运的核电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实现商运;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已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2021年我国规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企业实现营收21157.1亿元,同比增长18.9%。这五大高端制造业代表产业集群体量不断增长,成为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的新动力。
我国高端制造业产品全球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国际市场影响力明显扩大。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贡献了70%以上产量。去年,全球前10家光伏企业中我国占据8家。近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工业技术不断进步,高技术船舶的市场竞争力也愈发凸显,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2年居全球第一。在电力装备方面,我国已建立完备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成功研发研制了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火电机组。
我国的高铁已成为“金名片”,成为引领高端装备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已建立了一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铁装备生产、配套和服务体系,能够提供谱系齐全、性能优异、安全可靠的产品和全方位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出口意大利、波士顿、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我国铁路互联互通项目已延伸至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我国在建的中老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有序推进。其中,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运营的雅万高铁日前成功试运行,开通后从雅加达至万隆的出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印尼版“复兴号”在印尼成功试运行,标志着我国高铁总体技术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在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我国在关键产业、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在信息通信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和光纤网络,千家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7%。光伏和风电设备、船舶、盾构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芯片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实现了14纳米工艺的规模量产,9纳米技术也已突破,5纳米技术正在研制中。我国核电、火电和水电装机规模已经全部稳居世界第一。在海上风机技术领域,我国突破了10毫秒快速并网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国内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42万千瓦,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在汽车制造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产汽车大国和新能源汽车产大国。我国的高速列车成为“金名片”,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快速铁路网的全覆盖,在“走出去”战略中,成功在多个国家实现了高铁的建造和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