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修复长城?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长城不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筑长城以抵御匈奴入侵,这是长城作为建筑形态首次出现。此后秦、汉、晋、北魏、东魏、北齐、隋、唐、辽、金等朝代都在原有城防设施的基础上对长城进行了修建、增修或重建。 那么请问,这些时代重修长城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就是抵御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鞑靼、瓦剌的入侵。既然敌人来了主要靠打仗和移民防守,那修筑城墙的作用也就不大了——其实也根本没有把城墙当成主要的军事防御工事。
到了明朝,鞑靼蒙古与瓦剌蒙古不断南犯,明军却屡战屡败,最后只好把首都迁到南京。然而就在鞑靼蒙古进攻大同、犯袭北京之际,明廷却为了争夺河套地区跟瓦剌蒙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瓦剌击败明军,包围了包头后达成和议。双方撤兵,转年鞑靼又攻破了大同,再次威胁京师。 这时候明廷想到了修筑边墙(也就是长城)的办法,希望能利用关外的土地阻挡鞑靼蒙古的骑兵。于是从永乐五年开始一直到正统十二年,明朝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以防御蒙古轻骑兵的突袭。此时距离明成祖朱棣即位已经有三十多年,蒙古骑兵的冲击力早就不如从前,而明军的野战水平却不断下降——这是因为自朱元璋开始,明朝就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军人群体素质越来越差,火器使用也不足。
这种情况下,明朝不得不放弃依靠正面对抗击败蒙古骑兵的想法,改用构筑工事的方法迟滞蒙古骑兵的冲击。只有当外部军事威胁较大并且有足够人力物力支撑的情况下,修筑长城这种劳民伤财的工程才有存在的必要性;若是内部矛盾突出,外敌入侵概率较低的时候,朝廷宁可牺牲部分领土也不愿再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用来修筑长城这类“无用之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在军事压力较大且拥有充足人力物力的条件下,长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反之,长城就不复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