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材料属什么五行?
金木水火土,化学元素周期表,由前苏联科学家门捷列夫研究发明。 1869年2月1日,他发表了《化学的元素》论文,指出了当时发现的63种元素的性质和分布状况,并绘制了著名的“元素周期表”。
这张表格显示了119个化合物中的所有已知元素的排列顺序,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位置,元素之间以纵列形式分区,同一横列上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或能形成类似的物质。 这个理论一发表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被广泛应用到了化学的研究当中去,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在使用这门杰作的简版。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伟大的发现其实是一个巧合。
在十九世纪中期,化学领域中对于元素的分类仍然没有明确的规定,各个国家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给元素的研究带来了很多不便。门捷列夫在研究氯的同位素时,为了比较不同氯原子的重量,就必须将它们排列在一起并进行比较。于是他把各种元素按照原子量从大到小排成一列,而把原子量相同的元素排列在同一行内。通过这样的方法他得到了一张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之后他又对这种元素周期表进行了改进,加入了放射性元素,并将非放射性元素放在了表的左边,而将放射性的元素放在表的最后几行。
门捷列夫提出的元素周期律是现代化学中最经典的理论之一,为后世化学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来验证元素周期率的可行性,把四种短周期镧系元素(Y、Sc、In 和 Tl)加入到氯化铝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想要得到一种新的可溶性盐。他们预先设计了六种化合物,分别对应于这四种元素及其三种价态。
按元素周期律,这三种价态应该依次上升,对应的化合物也应呈连续变化。然而实验结果却表明,当加入第一种化合物时,得到第二种化合物的沉淀;继续溶解,得到第三种化合物的沉淀;再溶解,又得到第四种化合物的沉淀…如此循环,最后得到的只是一种化合物!这说明元素周期律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成立。但这并不能推翻这一理论,只能说明它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不适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