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通胀目标制吗?
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货膨胀”加“充分就业”。 这里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的通货膨胀,而是指PCE(个人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因为PCE反映了消费者价格的变化,而消费者是美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美联储只负责管理美国的货币供给,对利率不直接干预,只能通过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来改变融资成本,进而达到调控通胀的目的。
这里的“充分就业”是指非农就业人口的增加,而非正式雇佣的人口或者临时雇佣的职业人员。之所以要关注非农就业人口是因为此指标比较稳定,能较好地反映经济运行的状态。 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既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国民收入恒等式、货币供求、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均衡关系,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
从微观方面看,则包括金融市场反映、政策实施的可能性及代价等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曾先后出现过两次严重的滞涨现象,一次是1973年-1975年,另一次是1980年-1982年。这两个时期都同时出现了较高的通胀和比较高的失业率。在这两个时期里,货币政策的制定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在1973年到1975年间,美国处于战后最大的经济增长减速期。这一时期的前半段遇到了石油危机,美元荒,能源与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局面。为了扭转衰退,美联储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名义利率一度下降到4%以下,然而这样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通货膨胀反而越来越严重。到了1974年末,CPI已经达到11.6%,而后继续飙升,到1975年初接近两位数。
面对这种情况,美联储不得不再次调高利率。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联邦基金利率最高时达到20%以上。不过,这种依靠提高利率的方式来抑制通胀的做法引发了新的问题——高利率阻碍了投资,也抑制了消费,更加剧了就业的不足,形成了高通胀、高失业的困境。 直到里根上台后推行大规模减税和减费措施,同时加强监管,促进市场化进程,才逐步走出了这一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