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雾霾?
最近关于空气污染的回答受到了很多关注,再补充一些信息吧。 之前说到北京的雾霾和京津及周边的产业有关,这是事实,但是并不完全准确。 实际上,近20年来,中国的工业体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钢铁行业为例,1978年时中国生产了全世界50%的钢(原钢铁),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变成了70%。同时期的煤炭从40%提升到了60%。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重化工业特别是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产能出现严重的过剩。根据政府的统计数据,目前钢材的平均库存维持在70天左右,而一些中小企业甚至达到了200天的库存,这也就意味着当这些企业停产的时候,供给下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仍在继续,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随着人口的增多,对建筑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近几年各地大兴土木的场景,这也是近几年雾霾严重但大家没有明显感觉空气显著转好的原因之一-新的建筑需要安装新风系统,人们在家里也都有意识的开着空气净化器,汽车也在逐步淘汰化油器车型……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空气质量。 但显然,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实现空气的长期良好需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其中,节能减排是重要内容。 举个例子,如果每个空调夏天都只开3天,每天只开10个小时,那么每年全国可以减少约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每个人都把买车换成买电动车,每年可以减少大约2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虽然这些措施现在都在落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
到“十三五”末期,也就是2020年左右,我们有望看到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以电动车为例,当前的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不如燃油车方便,因为充电时间要比加油时间长得多,因此目前只有作为第N种选择(第N种购车方式是指买车的最后一档,比如你不想买混动或者燃油车,就想买纯电动车,那么你买的就是第N种车型)的车主才会考虑购买。
如果要全面替代燃油车,这意味着电池成本要大幅度降低,充电速度也要大大提高才能成为主流,届时电动化才可能真正到来。 而在新能源车上乘数效应之下,又会带来一系列产业链的变化。比如说,在传统汽车时代,一个汽车工厂的上下游产业链可以带动附近几个城市经济发展,而在新能源电动车时代,一个电池的生产可能会带动好几个相关的产业,经济发展由过去依赖重工业转变为轻工业居多。
另外,在能源层面,除了增加风电、光伏发电的比例以外,还可以考虑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修建水库,通过调节水位来发电力。 在交通领域,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能够大大减少车辆的拥堵和怠速时间,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 还有垃圾焚烧场的严格管理和控制,化学气体充分收集并合理处理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花成本和精力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