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到佛山有多远?
我住在广州,在佛山工作,每天来回跑,对这个问题还是有发言权的,我简单点说吧: 广州和佛山就是亲兄弟的关系,打个比方,广州好比是哥哥,佛山就是弟弟;
从地图上看,二者相距不过十几公里,就像是一前一后走路的亲兄弟,这让人很难相信他们是两个城市! 从历史来看,两座城市也是密不可分、相互交融的。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南海郡,治所在今番禺。而今天的佛山和广州同属这一历史范畴。西汉时,南海郡改称番禺郡。东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孙权分番禺立增城县,这是“佛山”地名首次出现在史料上。
增城,属南海郡管辖,县城位于今日的增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然而,当时的增城县城并非建在今日的增城中轴线位置上,而是靠近珠江河道东岸,大约今天解放北路至东风路一带。
南朝梁大通年间(527-529)在这里筑有“丰城县”。后来,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中原士族纷纷避难江南,其中一支途经这里,见此地河网密布,土地肥沃,遂定居下来。他们最初在罗山附近种植桑树,采桑养蚕,制作蚕茧丝绸,因名称带有“桑田”,所以他们的新家园就命名为“桑田村”了。
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对土地的需求,这片桑田逐渐扩大。唐武德四年(621年),当地设县,取盛产桑树之名命名为“丰城县”。同时期的《元和郡县志》也记载了这一情况:“丰城,本汉豫章郡之南海尉府,隋置县。县北有丰水,东南有莲花峰,故曰丰城。”(注:隋大业三年,南海尉府改名为循州。)
到了宋代,由于“丰城”二字的读音与“焚城”相近,宋帝认为这不吉利,于是取“火毁城市”之意改“丰城”为“汾城”。但民间仍称其为“丰城”。元明以后,“汾城”才正式作为县名写入史书。 而现在的广州火车站及周边地区在隋唐时是著名的商埠——“日易市”。
日易市的东北角,至今仍有街名为“易子巷”。唐代这里设市舶使署,管理对外贸易,因而繁华一时。到了宋代,虽然市舶使署迁到今天的海幢寺附近,但日易市的繁荣并未衰落。元朝时,日易市还是广州路的管辖下。
进入明代中叶后,朝廷为了防御西方海盗和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600)在今海珠岛(又称海印)上修建了城防设施——水关。水关由石墙和高大的木栅门组成,木栅门上刻有“海印”二字。由于当时的水关不是用来抵御海盗,而是以防备荷兰人入侵的,因此又被称为“番鬼门”。
为了防御海盗,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广东抚台杨廷枢在旧有的海印水关外新建了一道石砌城墙,并建造了望楼等防御工事。自此开始,“海印”作为城市的名称进入了官方文献。清初,“海印”被正式列入《粤大记》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