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有安全费用吗?
这个要分企业情况,还有地方的政府要求了! 因为我接触的大部分是化纤长丝织造和印染行业,这两个行业相对来说对安全问题比较重视的!基本上每个企业都会有专职的安全员,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还会设置安环部(虽然大部分人员由技术员兼任)。但是有些规模较小或是安全意识较弱的工厂就相对弱一些了! 在化纤长丝织造和印染行业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中就有明确的要求,如GB6529-2014《纺织厂劳动安全防护规程》中就明确规定,纺纱车间、织布车间、染整车间及附属设施应设置消防设备并定期维护,确保完好有效;应急广播系统保持灵敏、准确;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等。
在建设工地,一般也会有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督农民工戴安全帽,看塔吊安全等等! 但是我遇到不少中小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部门,安全管理人员也是兼职,更没有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安全培训教育更是跟不上!施工现场往往是项目经理管质量、安全、进度,技术负责人管技术、材料,其他管理人员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出了安全事故,互相推脱责任,让安全监管更难。
因此说,纺织企业和建设工地有没有安全费用,关键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如何!
安全费用,也称安全生产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安全费用制度是2005年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所确立的一个新的安全生产经济制度,这项制度对于促使高危行业企业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物质技术基础,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纺织企业不属于前述所说的高危行业企业,国家并未出台关于纺织企业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费用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因此对于是否需要计提“安全费用”,建议咨询当地的财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企业为了防范和分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可以提取秘密准备。秘密准备是指可以在企业账簿和报表之外单独立账进行核算的准备金。提取秘密准备金虽然是企业自身经济活动(包括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积累,但其用途也仅仅限于防范和分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并不是用于完善、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因此,秘密准备不可以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