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算早产儿吗?
不算,早产儿的孕周是指从受精到分娩不满37周(260天)的胎儿。而7个月的婴儿相当于妊娠30周(8个月+1天)。 30-37周之间属于妊娠晚期,此时的胎儿发育已经完成,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基本已经达到成人水平;大脑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神经通路和神经元网络,出生后眼睛、耳朵等功能已接近完善,出生时新生儿窒息和神经系统缺氧性损害发生率很低。30周后出生的婴儿除了体重大多在2500g以下外,与足月儿无异。所以7个月不算早产生儿。
引起早期发育不良的后果。如脑瘫、智力低下、失明、失聪。但如果胎龄越大,这些风险就越小。 一般认为37周后出生的婴儿能很好地适应娩出后的环境,很少发生疾病或死亡。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例如母亲患有流感或其他急性传染病,导致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吸入病毒后导致肺发育不良,造成新生儿出生后呼吸窘迫,甚至死亡。如果母亲妊娠最后3个月患糖尿病,会使胎儿脂肪积聚使出生体重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不是上述原因造成的胎龄偏小,而是出生体重偏低,在喂养方面不必过分在意。因为充足的母乳喂养就可以保证出生体重偏低的婴儿达到预期体重的增长。但是如果是因为某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出生体重过低,就需要格外注意营养的均衡吸收问题。
一般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258天)间分娩者称为早产。早产儿由于出生时间提前,发育不够成熟,其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各种指标都较同足月儿者相对较小,如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多在1000克以下等。人们也习惯地按其出生体重而将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称作超低出生体重儿。其实,早产儿无论体重大小,都应有异于正常发育者。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早产儿指出生孕龄不足37周的小婴儿。我国过去临床计算孕龄一般根据末次月经时间推测,而目前有不少医院开始利用早期B超判断孕龄,因此,早产儿的出生孕龄需要重新统计。
早产按照发生时间又可分为极早早产(小于28周),早期早产(32-34周)和晚期早产(34-37周),而占绝大多数的晚期早产又称为近产或晚产。早产儿的出生孕龄(或出生体重)越小,发生疾病的各种风险越大。
围产儿即胎儿和新生儿的高危人群。其疾病谱与病死谱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围产儿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低和疾病构成。围产儿、新生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特征既决定着产科和儿科今后的科研重点,也决定着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和儿科学今后的实践重点和发展趋势。
高危妊娠、胎膜早破、早产、窒息、败血症、肺炎、低体重、黄疸、颅内出血、宫内发育迟缓是围产儿的常见疾病。死亡原因以前四位疾病为主,尤以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和窒息影响为大,围产儿、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受这几种疾病预防和干预质量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