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大跌原因?
作为在房地产公司工作过,又在央企做过投资的人,从两方面聊聊对中国建筑的看法吧。 首先,从中国建筑的历史责任来讲,它应该而且也必须跌!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有句俗话,“肥了瘦子,瘦了肥子”,用来形容中国建筑当下的窘境再恰当不过。这些年,为了拉动经济,我们一直在大笔印钱(M2增长了104%),而我们的GDP只增长了59%;为了让房地产这个支柱行业保持活力,我们不断注入流动性(每年土地出让金超过2.5万亿,相当于GDP的20%),而建筑业作为房地产业的子行业自然受益良多。
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3年间,中国建筑的新签合同额从7624亿飙升到2.25万亿元,翻了将近三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作为一个国有企业,这种爆发式的增长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下跌是必然的选择——让利润回归正常,让融资更加合理。
其次,从中期来看,以目前的宏观经济和环境来看,中国建筑继续暴跌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仍处在去产能、去库存的大环境中,通胀依旧没有走出底部区间,今年CPI一直走在40%的高位盘整,央妈连续加息(已经上调至5%),而这背后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和居民生活的负担剧增,可以说宏观环境并不利于中国建筑这样的大型建筑房地产企业。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房地产的一系列政策,如金融监管部门的房贷比例限制,发改委要求严控城镇化规模等,无一不暗示着国家对于房地产这个大行业的约束不会放松,作为中国房地产支柱的中国建筑,其业绩增长面临的风险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