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几个月溶血检查?
一般在孕晚期36周时需进行溶血检查,主要是排除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的可能,检查包括孕妇血清抗体和游离抗体、RH血型、ABO血型、Rh阳性胎儿的C抗体,还有胎儿胆红素浓度等。 如果检查发现孕妇体内存在抗A或抗B抗体,且浓度较高,有可能对胎儿造成较大影响,需要及时请医生帮助消除隐患;如果发现孕妇为Rh阴性血型,应特别注意孕期保健,定期产检,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当然,即便是做了充分准备,在孕期也可能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有的孕妇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中招”,已经过了孕晚期的妊娠禁忌期,这时也需要遵医嘱及时处理,以免对母儿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不过,即使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咨询以及全面的身体检查,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处理,不要因为担忧而延误治疗。
溶血检查一般在怀孕后的第二或第三个月进行,因为在孕妇当中,O型血的其他孕妇有可能在胎胎中发生溶血现象,尤其是在孕妇和胎儿是A型、B型或O型血的婴儿时,发生溶血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更高。所以,建议在怀孕后的第二或第三个月进行溶血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保护胎儿的健康。
溶血检查主要针对孕妇的血型以及检测是否产生抗体,以预测和避免或减轻溶血危害的发生。除了血常规检查,还有抗凝测定、血清中铁含量的测定等。在检查结果中,如果查出母体具有抗原体,并且胎儿血型不同与母亲,就更容易发生溶血症。
虽然都说“给孩子最好的爱,是自己健康地活着”,但作为母亲,渴望拥有一个健康宝宝的愿望,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所以,孕妇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宝宝的美丽人生从怀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