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是属于什么五行?
儿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属于未济卦,上艮下坎,为山地有水之象。古人观象系辞,认为“大”为阳极,“小”为阴极,故“大”的反面就是“小”;又山在上,水在下,自然是“山”克“水”了。因此“儿”字的五行属性就属于土、火。
子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属于恒卦,上巽下震,为风雷蓄气之象。古人观象系辞,首先从整体意象分析得出“两尊相敬”的结果,其次再看细节发现“上下有应”。因此“子”字的五行属性就应该既包含木的属性也包含水的属性了。
至于“女”字,在《周易》里没有对应的卦象,但按照“象”的原理,可以赋予其坤的属性,即坤土的属性。
以上分析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下面再来说说这些五行属性怎么得来的。 其实易学界的五行属性划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的答案只是供大家参考。
古人观象系辞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比如“离为中女”,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是“上婚嫁得女,下娶妻得妹”。所以古人的很多理论都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来进行合理地解释才能更好地运用。
就拿上面五行属性的来源来说吧,它们都来自于《周易·系辞》。但是古代的“五行”与今天的“五行”概念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今天所说的“五行”是指地球内部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 而古代的“五行”概念则是基于古人对自然界物质形态及运动规律的观察得出的。它们分别是金(西方肃杀之气)、木(东方条达之品)、水(北方寒冷之性)、火(南方温热之性)、土(中央厚广之德)。
古书中的“五行”其实是有金的性质的,如“金性刚”、“金居西方”,而不是指金属。所以用今天的五行的概念来套古书的五行是行不通的。同样,把古书归一类的五行强行拉到一起也是不合理的。
我上面的五行属性划分只是试图把带有相同自然属性的文字放在一起而已。它也许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但也只能是尽可能接近自然本质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