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洋属什么?
题主的命题有点问题,“五行的属性”和“阴阳的属性”是不同的概念。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知识里,阴阳是宏观的概念,用来区分事物两两相对的属性,比如昼夜、寒暑、男女等等;而五行则是原始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对自然现象的分类方法,它主要描述的是物质运动的现象(相对于作用)及变化的形式。 我们可以说五行具有阴阳的特性,但不能说五行属于阴或者属于阳。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五行的方位属性”以及“十干的位序”这两个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天干本身是一个循环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用现代数学的观点看就是在一个映射下,天干的位次是个循环序列。在这个序列中天干的作用是不变的(在六十花甲子中每项都等价)。因此我们可以给这十个字赋予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个方位上的含义。然后给它们排出位次的顺序。 五行其实就是基于这一排列组合衍生出来的一种描述形式。这里我用一个表格展示这位答主给出的“五行的方位与季节关系”:
五行的方位与季节的关系 按照这一表格,五行分别对应着春、夏、秋、冬、中央。其中“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这一内容在古代文献中是十分明确的,也是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的基础。
然而问题是,古人虽然认为东西南北各有属行,而且这种观念在古代文献里也很常见,但是古人也同时强调,这些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四时不相移,五行不废流”——《黄帝内经·灵枢》。
简单来说就是,当某物得令时,它的五行属性是阳性的,当令之物五行属其所在之季,不得令之时,它的五行属性是阴性的,此时五行归于所失之季。所以我说“五行具有阴阳的两重性”。 那么十干呢?十干其实只有九个字是有意义的,因为“癸”通“壬”,“甲”通“乙”。这九个汉字代表的阴阳属性如下:
十干的阴阳属性 既然五行可以随四季而变化,那么为什么中医还要在五行的基础上建立“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体系?我觉得原因有二:
第一,古人的生活环境比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更稳定一些,四季轮回,寒暑交替都有明显的节律,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人们更能体会到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带来的身体上的变化,于是他们试图用五行的原理来解释这种变化——中医的理论源头本来就是古人面对自然界的变化做出的反应,而不是来自外来的宗教或哲学体系(比如说儒家和道家都没有给世界本体赋予阴阳五行的性质)。
第二,古人发现,如果用五行来套阴阳,有时候反而更方便,比如遇到某个病证,它好像属于阳,但又具有阴的某些特征,如果硬要用阴阳来分,实在为难,这时候用五行就方便多了——阴阳是宏观的,模糊的,而五行是在微观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具有可测性和可操作性。 所以五行和阴阳并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五行并不属于阴阳中的任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