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一是要大力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要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创新和优化信贷管理政策,完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授信准入、信贷流程和风险管理与定价的匹配管理,改进尽职免责机制,推进小微企业服务专业化,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二是要加大不良贷款处置。要牢固树立“治未病”理念,坚持早发现、早处置,建立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监管部门不良贷款监测机制。完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认定规则、不良信息披露要求、不良贷款资产分类管理和呆账核销规定,强化风险处置责任落实、绩效考核约束和问责追责管理。按照处置计划,多渠道增加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三是要保持监管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适度性。要优化监管指标考核方式,强化风险管控和审慎经营原则。合理设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资本金计提、拨备覆盖率考核标准,合理设置资产质量分类及不良容忍度。将小微企业信贷纳入差别化监管原则,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资产质量、拨备水平、资本占用等监管指标。
四是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发挥国家发展改委会同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开展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信用信息有序共享。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个人、公积金、不动产等方面信用信息,扩大覆盖主体范围,提高信用信息共享程度和覆盖度,强化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信用信息基础。在完善信用风险分类评级体系和信贷信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联网运行,将联合惩戒范围扩大到失信被执行人、骗取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人等各类失信和涉骗违法行为,形成“一处失信,寸步难行”的社会信用惩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