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外迁人口?

徐元春徐元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命题有些大。说几个点吧, 首先是产业,作为首都,需要拥有全国最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因此一些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产业,比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就不适合留在中心城区了(当然这些产业的外迁也是有条件的);其次是关于首都功能的说法,2014年2月国家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报告》,定义了三地的功能分区,其中就提到“北京将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因此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内,北京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控制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就业门槛较低,因此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就需要增加劳动力供给,而外迁农民实际上就充当着这么一个角色——他们来自低收入群体,受过较为充足的职业教育,且大部分拥有土地(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从事低端服务业的往往是缺乏土地的移民),因此适合进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从事现代服务业。

当然,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不过应该都没到外迁农民这个层面的深层次原因…… 再谈一点看法,其实现在对于城市发展理论的研究中有一个流派就是强调城市的产业职能和空间结构,认为城市是按其功能分为多个区域的,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感兴趣可以找些文献读一读。

阙顺炔阙顺炔优质答主

首先是受制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和住房制度,外来人口难以扎根,他们当中收入较低或者缺乏技能的,自然“退居”郊区等租金相对低的地区;

二是北京城六区人口承载力已接近饱和,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导致相关就业人口随之转移;

三是北京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与部分外围省市和城市形成互补吸引部分人口转移。

从数量上看,北京城六区仍处于人口持续增长阶段。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报告,2015年北京城六区人口增量为32万,郊区人口增量为2万,而城六区人口增量中,外来人口增量为16万,常住人口增量为16万,城六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仍高出郊区。

不过,也有部分城六区的人口出现了下降,比如西城区。

在北京市政府今年2月份发布的《北京市郊铁路建设行动计划》(简称《计划》)中提到,2019至2020年,将实施市郊铁路东北环线、东南环线等一批共约384公里,将实现平原地区新城与中心城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推动城市外围向心减量通勤的市域绿色出行,缓解中心城交通和环境压力。

张智新认为,北京人口调控要抓住“牛鼻子”,就是“职住平衡”。市郊铁路的发展,能够促进北京城市功能的分布,进而带动就业空间分布的改变,缓解中心城的通勤压力,实现“职住平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