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厉害的原因?
原因不复杂,也很值得深思! 其实就三点而已! 第一个是人口基数大,自然人才多;第二个是我们的教练很负责,很敬业,善于把握心理,因材施教;第三个是我们的运动员能吃苦,能坚持,有毅力,这是很多国外运动员比不了的 。
先说第一点吧!很多人应该不知道我们国家每年在乒乓球这个项目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多少,以北京为例,光是北京体校培养专业乒乓球选手的经费就高达100多万(这还仅仅是乒乓球项目的经费,还有其他项目比如羽毛球、跆拳道等等),这些还是政府出资,如果算企业赞助和球员工资,天文数字就出来了。
正是因为我们花了如此巨大的精力和资金在乒乓球这个体育项目上,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乒乓球可以说是我们的“国球”。
既然是国球,那么必然要有足够的参赛名额才能体现其“国球”的地位,而恰好乒乓球是奥运会上中国队夺金希望最大的一个项目(虽然今年奥运会上女单和男单冠军都被中国人夺走了,但是女子团体和中国队男子团体在本土奥运会夺冠已经是百年夙愿了),所以从人数上来说,至少保证了每个省份有两个以上业余乒乓球选手参加国家队集训。
当然能够进入国家队的都是顶尖水平,但是从国家队到省队再到市队最后到业余选手,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完善的体系中,水平再高的人也需要付出很多才能够立足并争取更高的成绩。
以天津运动员李隼为例,他6岁开始打乒乓球,先后进入山东青岛、广东、河北、天津等省市队,20岁时因为成绩卓越被选入国家队,此后常年随队训练比赛,退役后开始执教,如今已经执教的国家队女队主教练兼总教练,想想看,一名运动员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这样耀眼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夺得奥运会冠军。
再说第二点吧!可能很多球迷朋友都看过最近十分火爆的《冠军之路》这个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国乒队队员的生活训练状况,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教练真的很尽责很敬业,从日常训练到比赛指挥个个细节都亲自过问,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把握准确到位。
同时片中还展示了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以及他们艰苦的生活条件,想当初我们练球的时候那器械的重量远远大于现在年轻运动员训练强度。 另外一点也是让我感触很深的一点:我们这批90后的运动员能吃苦,能坚持,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从早上到晚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不停地练习,因为我们知道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锻炼才能提升实力,才有机会站在比赛场上展示自己,完成自己的价值。我记得我小时候每次打完比赛不管输赢从不抱怨,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继续练球,有时候父母看了心疼就想让休息一会儿,而我总是说“我今天没休息够,还想继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