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评价如何建设?
1、建立内部评级体系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应该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可以通过财务分析或者指标分析法对企业进行合理的评分;
2、外部信息整合 通过政府网站、行业网站以及商务网站搜集与该企业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
3、专家意见咨询 可以聘请专业评估机构或专业人士给予建议,提高信用的准确度。
4、综合评定 综合各维度得出的数据,计算出企业的综合信用状况。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第三方征信机构都提供信用报告服务。如企查查、天眼查等网站都可以查询企业的信用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渠道获得的信用记录都是基础信息,相对比较简单。如果要获得更全面细致的信用情况,可以咨询专业的信用服务机构。
例如走信用贷款业务的客户,需要了解客户的信用记录、信用评级、信用担保和履约情况等,这时就需寻求像汇联易这样的专业信用管理服务平台了。在平台上有全面的信贷档案资料,覆盖全国各区域主要市场,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全面、更详细的企业信用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政府、企业和个人等的信用信息已经越来越多的以数字形式进行着高速积累、流转和传播,企业信用已经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因此,加强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成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保证。
企业信用数据库的建设,应建立在采集大量企业基础信息、动态信用信息的基础之上。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的主要技术在于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分析与应用两方面,而企业信用信息采集的渠道主要包括信息主体本身、政府部门、相关机构、相关媒体,采集方法包括企业主动提交、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库交换导入等。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后,存储到以专业数据库为核心、以政府和行业数据库为支撑、以媒体数据库为补充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库中,然后在数据预处理的前提下,通过数据挖掘模型,构建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及预警模型,实现对企业信用数据的分析。并将采集、存储、分析后的企业信用数据,通过门户网站、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信用信息简报等方式进行发布,达到企业信用信息的广泛应用,实现企业信用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企业信用数据库的建设,应以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以市场化为主的模式进行。政府推动模式,通过政府投资、政府授权特定机构运营管理或者政府授权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国企运营管理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政府提供政策和相关数据,由市场化的企业投资自主运营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