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子足球什么时候?
国足现在确实不弱,和亚洲顶尖球队交战也能0:0、1:1这样的比分,甚至上次面对越南,还有进球出现。 说国足弱的,可以歇歇了。 这个国家队的配置,其实真的不差,归化球员阿兰和艾克森实力不俗,李可也是实力强悍,而且这两人在场上都是极其拼命的。 中场有吴曦、姚明这些实力干将,后卫线蒋光太、张琳芃、刘奕鸣都是国家队常客,甚至老将冯潇霆都在苦苦挣扎。
这个阵容,说实话和亚洲顶级队伍差不了多少。 但是为什么成绩总是惨不忍睹呢? 其实原因就在主教练李铁身上。 从带武汉队开始,李铁的执教水平就饱受诟病,他所谓的铁血执教风格在球队拥有强大实力的情况下还显得有些偏执。 用洋人的话来说就是李铁不具备高级别的执教能力。 而正是这种低级的执教水平导致了中国男足成绩始终上不去,场面打得难看不说还经常输球。
如果高洪波二进宫,说不定现在国足已经能跻身世界强队之列了。 高洪波带国足的时候虽然战绩不好,但场面上至少能打出来。 和日本的那场平局,那是国足多年来少见的高水平较量,即使最后输球,大家也大快人心。 后来李铁接手,国足打法越发死板,中场控制力下降,前场进攻乏力,后防漏洞百出,这样的战队如何能赢球?
说句老实话,现在这支国足要是归化几个实力强悍的前景,或许真能跻身一流强队行列。 现在最大的短板其实就是教练组的能力不足,如果李铁继续执掌教鞭,国足崛起恐怕是痴人说梦!
近代足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上海。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被迫逐渐开放通商口岸,先后有广州、厦门、福州复、上海、宁波等五口通商,在五口通商口岸,随着外国船员、传教士、商人的进入,足球也随之被带到了中国。到20世纪初期,随着中国国门洞开,足球运动逐步传到了北京、天津、济南、汉口、成都等大城市。
中国的第一场足球比赛是在上海沙逊公园举行,那是英国侨民之间的一场足球友谊对抗赛。当时上海的中国人把足球称为"踢圆圆"、"踢鞠"等。
近代中国第一场中国人之间开展的足球比赛,发生在1913年,由圣约翰大学与南洋公学对抗。这场比赛,通过《时报》等报刊登报道,为中国人接触足球拉开了序幕,此后,足球运动在上海和沿海一些大城市迅速传播开来。
1914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震旦大学(今上海理工大学前身)、同济大学、暨南大学等5所大学举行5强足球赛,这被认为是中国大学的第一次足球对抗赛,后来又发展成为每年一次的常规赛事。在大学足球兴起后,上海本地中学也加入了这一赛事,使得参赛队伍大幅增加(据说最多时接近50支)。由于参与球队的增加,后来又开展了华东地区和全国性的中国大学足球比赛。随着大学和中学生足球的开展和发展,上海和其他地区以及香港和菲律宾等地,还开展过东西沪对抗赛、南北沪对抗赛、海港对抗赛、沪港对抗赛、沪菲对抗赛、沪英侨民足球对抗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