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性阴阳的区别?

李月稀李月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自然界现象归纳出来的五种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 阴阳,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状态和规律进行抽象而得出的两个概念:阴代表“负”、“暗”(相对于阳而言)、“静”、“迟”;阳表示“正”、“明”(相对于阴而言)、“动”、“速”。 这个“五”不是指五个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个“五”是一种循环往复的动态变化模式,它是在时间维度上的排列组合: 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 每一轮回都是一阳生,二阳长,三阳极,三阴生,四阳衰,五阳竭,一阴生……”循环下去,所以古代中医用五行学说结合阴阳学说来解释自然界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

从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也可以看出阴阳的性质: 阴阳是相对的,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阴阳的。也不能说某事物的性质一定是阳或者一定是阴,只能说含有某种偏向性。比如天气晴朗,可以认为是阳,但是说是阳过多也不恰当,因为阳是有量的,我们只能说今天太阳照射比较强烈,或者说这一天阳气比较充沛。同样,不能说土是阴性的,只可以说土具有阴性特性,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只是有偏重而已。 另外,很多人会把阴阳与男女联系起来,这是不正确的,无论男女性别如何,每个人的体内都有阴气和阳气,只是偏重不同而已。

邱瑜邱瑜优质答主

木火为阳,金水为阴,中央土属阴阳。在《易经》中乾(天)为阳,故六甲(子、寅、辰、午、申、戌)诸年均为阳,“建”(每年初月)亦为阳性,木星、火星、土星“镇星”、水星、金星、辰星、太岁所“值”之月亦为阳性;坤(地)为阴,故六乙(丑、卯、巳、未、酉、亥)诸年均为阴,“建”亦为阴,“值月”亦均为阴。因此,甲(子)子为阳木,乙(丑)丑为阴土,丙(寅)寅为阳木,丁(卯)卯为阴木。余此类推,如阳火星值酉月,为阴金等。

古人在确定方位时,认为“南”位是阳性,如“建”为阳,“值月星曜”亦为阳时,即定为“南”方,阴阳不相同时定为“北”方。“南”的顺序为“子、午、寅、申、卯、酉、辰、戌、巳、亥、丑、未”;“北”的顺序是“子、午、午、子、丑、未、申、寅、戌、辰、卯、酉”。

五行有气、有质。“气”是构成事物的要素;“质”(形)是要素的组合体。木的要素是直曲之气,质是树木;火的要素是炎上之气、质是火焰、火星;土的要素是稼穑之气,质是黄土、焦土;金的要素是从革之气,质为金属及砂石中的金类;水的要素是润下之气、质是江河湖海等一沤之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