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疯狂的降息说明什么?

罗建平罗建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几乎使用了所有的政策手段。从降准、再贷款、再贴现、OMO、SLF,到LPR改革、MLF、PSL,还有定向降准、结构性降息等创新工具,可以说是大招尽出。 而现在进入2016年仅有几天,央行再次降息,利率下调0.25%至2.75%;同时还降准了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20%下调至19.5%。

此次降准和降息幅度之大,速度之快都为历年罕见。那么为什么央行如此积极降息? 首先,我们还需要回顾历史,了解本次降息之前利率所处的水平。自2012年底以来,一年期贷款利率一直处于4以上的水平,即使是在今年二季度GDP增速跌破7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也没有出现下降。而三季度随着GDP增速的回升,金融去库存的推进,央行一直没有加息,相反,在7月、8月连续两次降息各0.25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在2013年以来的本轮周期中,货币政策的取向一直是“宽松”,甚至为了鼓励信贷投放,还调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21%降低到了目前的19.5%),可以说货币政策是极度宽松的。而这次的降息和降准,正是基于这种极其宽松的宏观环境而来的。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次降息后利率的水平。一年期的贷款利率降至2.75%,已经接近LPR改革的参考基准——LPR一年期为4.16%。同时,这个利率水平也是接近CPI的(10月份CPI为1.8)。考虑到我国的通胀结构以食品为主,有输入性通胀的压力。所以如此低的利率水平和当前极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资金成本决定了利率水平)。

最后,我们从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给实体经济带来的红利来看,此次降准和降息将大大刺激企业的投资意愿,尤其是高收益项目的投资,有利于整个经济活跃度的提升。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投资和消费都较为疲软,出口虽然保持较高增长但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唯有货币政策还有较大空间。因此我们仍然可以期待,伴随着央妈一如既往的降息操作,企业和消费者会迎来一轮实实在在的利好。

麦韵岚麦韵岚优质答主

随着降息预期落空,债券市场昨日剧烈震荡,国债期货各合约纷纷跌停,现券收益率大幅反弹,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跳升超15bp至2.78%附近,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一度回升近20bp。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下行放缓,全天小幅下行不到1bp,国债期货冲高回落后大幅收跌,10年期跌0.24%,5年期跌0.14%,2年期跌0.03%。

市场人士指出,此前债券市场过度交易经济悲观预期,对资金利率上升而央行未跟进降息的反应偏大,未来债市震荡上行概率加大,短期进一步上行空间可能不大。

央行昨日开展600亿元7天期和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分别较昨日到期量多500亿元和少150亿元,单日净投放350亿元。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央行也就此结束了10月的公开市场操作。数据显示,10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净回笼8223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净回笼资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