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为体什么意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晚清时期洋务派所提倡的办理新政的理念。 “中体西用”论由张謇首创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直报》发表他的一篇文章,内中说:“夫西学之为用,所以强国也;中学之为体,所以治国也…故曰‘中体西用’。”“中体西用”四个字后来成为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开展洋务运动的代名词。 所谓中学为体是指中国的儒家传统及由此形成的文化,这一文化核心被洋务派看作是治国安邦所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他们提出“中学为体”的目的,是要为变法维新、洋务运动提供理论根据和思想基础。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打挨骂,主要是由于“失其体”即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所致。因此他们大力倡导复兴儒学,希望借由尊孔读经来振奋民族精神,重振国威。 至于西学为用,指的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这些新知识被认为是可以供我们拿来实用的具体知识。因此对于这样的新知识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积极地加以引进和传播。
不过尽管洋务派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他们在实际的洋务运动中还是把重心放在了军事方面,希望通过买办外国军用武器和先进设备来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这一点在他们创办的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局等机构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当然,在引进西方科技的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中国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运营体系。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近代民族工业,如上海机器织布局、汉口纺纱局、广州缫丝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