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本姓什么生肖?

姜录文姜录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冷知识 东汉末年的武将大多有姓氏,比如袁绍本来姓袁,袁术本来姓孙,公孙瓒本来就姓公孙。但是一般历史书忽略或者不提及这些人的姓,因为它们在三国志等正史里几乎没作用和影响,一提姓名全知道。 但是吕布不一样,他的姓很能说明问题,也很能影响历史进程。 首先我们来看《三国演义》怎么介绍吕布的姓: “其人好色”(好色真是吕布的标签)“颇有吕布之勇”、“真吕布矣” 所以三国的作者罗公其实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吕布这个人物形象就是继承了匈奴单于刘布的姓氏。

我们再来看看汉书的记载,吕布的形象更鲜明: “为人勇而无谋”(跟刘备一样) “好骑射”“少佳丽”(好色之徒) 这里吕布的姓出现了一个新的说法——布。那这个布是姓什么呢? 我们接着看汉书的另一段记载: “乌桓校尉王元平讨鲜卑,斩其大将。鲜卑遂遁走,因发其旧犯居塞内者凡十六部,前后数十万人,出屯辽东。初,鲜卑人众虽多,而争斗之力不足;每自擅行,为所败掠。今数闻诏书广招鲜卑,甚惧远遁,又惧并州突骑追袭,不知如何。” 这时候吕布的姓还是布。而且王元平和鲜卑打仗的时候,战报是用鲜卑语报给朝廷听的(“且鲜卑语,中国众人不能晓也”),那战报里必然提到一个重要的战斗力量——骑兵。

这时候我们再看陈寿的《三国志》: “并州刺史丁原以布数反复,令人杀布。丞相欲擒之,原不欲舍布,令布不若走河东。布到,原欲引布入壁,布曰:‘我若还府,丞相必与我争锋,不如在原来尽死。’于是布复归鲜卑,与司隶校尉袁绍合战。” 三国志这一段记载有一个关键信息点是丁原让吕布去投奔他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吾将养汝十年间,以为我腹心。” 注意这句话,前面说了丁原想先养吕布十年,然后当做心腹,可以看得出丁原对吕布是有绝对控制的,所以吕布投奔的时候应该改姓了丁。

东霞林东霞林优质答主

有人说吕布本名叫做吕奉先,后来为了追随丁原,才改名为丁原,字建阳,之后又为了追随董卓,又改名为董卓,字仲颖。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究其本源就在于对古时“氏”和“姓”认识的混淆 。

氏和姓的区别

氏姓本是一体,在母系氏族社会,子女随母姓,女子称“姬某某”、“姒某某”,氏则是姓的分支,是古代贵族用来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后来才演变成为平民的通称,因此才有了《通鉴外纪》中“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庶孽之所自分”的说法,也就是说,氏是姓的分支,当同一姓所繁衍的后代太多时,为便于区分嫡庶,就用“氏”表示其血缘关系,也就是说同一姓族为纪念不同的祖宗辈分或不同支系就以不同的“氏”表示。

在几千年的漫长演变中 ,“氏”和“姓”混为一体,不分彼此,如孔子姓子,孟子姓孟等,都是一样的 ,即所谓“家之有氏,犹国之有姓”。

在《说文解字 》中说“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生亦声。”而“氏,别也。从氏,寺声。以事相州别也。”意思也就是说,姓是源于初民的图腾崇拜,而氏则是以同一家族内不同辈分支系所用的字相表征的,可以这样理解,如以马姓为例,某支的马姓,其下属支系可能分别以红、白、黑、黄为字,即红军、白冰、黑土、黄水等,这红、白、黑、黄就等同于“氏”。

由此,我们便可以发现,“氏”作为“姓”的一个标记,更接近我们现代的“名”称呼,而我们现代的“姓”更接近于古代的“姓 ”;“氏”只属于男子,女子用“姓”,这也是古代男尊女卑的产物 。

在秦汉时期,姓和氏混为一体,姓即是氏,如汉有刘邦,姓刘名邦。而有司马迁,他姓司马名迁 ,这都是在秦汉以后。而秦汉以前则有周文王,姬姓,名昌,有孔子 ,子姓,名丘,字仲尼。知道了这道理,吕布的姓名也就一目了然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