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行属什么的?
“立夏”的“夏”字,为火文字旁,表明它是炎黄子孙认定的“夏季伊始”;而“夏至”的“至”字,则是“万物至此皆盛”的意思。所以,立夏是阳气旺盛、气温升高的开始,从这一天起,炎热的日子到了。 《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此谓焕风。”“焕风”是指万物茂盛、气候和煦的风。在立夏时节,太阳位于黄经45度,正是南方季风开放之时,这个时期风力较大,气候温暖。
立夏之后,白天渐短,夜晚变长。根据现代天文研究,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由春分点移动到秋分点,北回归线及其附近的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夏的到来意味着季节由春入夏,虽然代表高温的“小暑”还没到来,但气象意义上的夏天已悄然来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夏,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矣。”这里的“假”指“大”的意思。可见,立夏时当万物繁茂。 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依靠天时的变化来指导耕种,因此对节气非常看重,把立春当作春季的开始,把立秋当作秋季的开始,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农事活动。时至立夏,春播作物生长旺盛,夏收作物进入生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农活主要是管理,如修剪、灌溉等。说立夏是“万物的繁荣与旺盛”,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