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在五行里面代表什么?
《礼记·月令》:“滕,《周颂》二篇”郑玄注云:“滕读如霆。”“音同‘亭’。”《集韵》、《类篇》中均同此解释。 按郑玄是东汉大儒,他所定的古文《尚书》就是今天流传下来的最早版本。他的话很有道理,古书中的“藤”就作“霆”或“亭”。可见古人是把“滕”认作“霆”的。
但《诗经》中却有把“滕”当成“滕”的字形(今文字)。如《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毛传:“姜嫄,后稷之母。”朱熹《诗集传》:“姜嫄,姜姓之嫄氏也。其始受胎,梦神明谓己:‘朕,姜嫄之子也。’”又《鲁颂·宫》有“汶河济泗,烝徒腾溢。”朱熹注释与毛传相同。而此二诗皆见于今本《诗经》。 “滕”当作“廷”,乃后人误字。
以上二例说明“滕”的古字形确当“庭”。那么“滕”是什么东西呢?我们首先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答案。《论语·公冶长》中有“子贡问曰:‘雍也可使南面吗?’孔子曰:‘如泰,岂惟南面?'”朱熹注:“南面,言为诸侯。” 又《庄子·天下》篇中称“孔子,古之至圣也。”成玄英疏引李颐语释“至圣”曰:“德合天心,称为大圣;道冠古今,号为至圣。”
由此可知“滕”是指古代统治者坐的地方——堂上正位。《孟子·尽心下》中有“朝廷之方”“天子之所居”中的“廷”“朝”都指此义。 由“滕”是古代帝王或诸侯的座位,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它的象形字。我们知道,一个汉字在古代往往具有多种形式。比如“人”字古书多作“亻”;“口”宇多作“讠”等等。这类字叫做“形声字”,是由“形符”“声符”构成的。它们的书写形式不同,但是读音和意义完全一样。
“滕”就是这样一类字,它的声符是“文”。古书中“滕”“廷”“郢”“郢”等字的写法都一样,只是声符不同而已。如“滕”字甲骨文作(图一),金文作(图二),小篆作(图三),隶书作“滕”或(图四),楷书作“滕”。可以看看上面几幅图,字形的变化是很明显的。这个字现在写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