垱的五行属什么?
“垱”不是五行之一,也不是七政之一,而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挡水建筑物,在现代水利科学中属于土石坝类。 古代的“垱”,大多由块石、卵石或碎石堆砌而成,也有用泥土夯就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古“垱”多为人工筑成;而在西南地区,则多为天然形成。
1973年在湖北江陵县李家台出土的战国木简中有“广(旷)一壤(丈)、高六尺”的文字,这可能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垱”的记载 1959年在湖南省长沙市五里牌西汉长沙王刘发墓中发现一件青色玉璧,壁身上刻有八个字:“上圜下方,浚河作垱。”这应该就是我国目前为止关于“垱”最清晰的文字记载了。
由于年代久远,文字衍变很大,现在的读音和古时已经不一样,所以这八个字的正确读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这件青玉璧上的八个字,却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它告诉我们,至少在汉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中上圆下方的形态了,而且这种形制正好与地球形态相匹配——地表面是圆的,而地表以下则是立体的。同时,这件青玉璧上的文字还告诉我们,汉代已经有了“浚河”“作垱”的实践活动。
“陂”字在古代写作“”,可见其形状像座小山。《说文解字·阝部》:“陂,池也。”段玉裁注:“凡物之腹下曲者曰陂。” “塘”的古字形像池塘边长着树,说明最初“塘”的字形表示的是附近有水、地势较低的地带。后来,“塘”成了专指周围长满树木的水池,也就是今天的“荷塘”“塘堰”的意思了。 从“池”到“陂”再到“塘”,反映了古人对水态的认识过程——“流”逐渐变为“积”,变成了相对静止的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