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底牌吗?
中国有什么底牌,这个问题问的好! 中国确实有张王牌,但是这张牌不能轻易打出去,一旦打出去了,效果会相当惊人。 什么牌呢?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什么是外汇储备?就是国外的人民币资产。2016年达4万亿美元,目前肯定超过5万亿了。这么多钱放在那,是实实在在的软通货。而且这些外汇储备都是放在国外商业银行的。
比如国家的外汇管理局持有9300亿美金的美国国债(注:最新的数字),相当于给每个美国人买了1500美金价值的美债;而每个中国人平均持有大约1750美元的美国国债。这几乎等于每个人都在向美国企业、美国政府提供贷款。
现在美国出现了债务危机,那么作为最大债权人的中国国家政府就可以要求美国兑现债券,换成美元金主回国赎回财产。这是不是一种可怕的威胁力量,甚至可以直接动摇美国的国本。 有人会问了,如果美国真的不还钱怎么办?
很简单,我们只要继续增持美国国债就可以了。美国再怎么牛叉,他也不能把世界各国都拉进黑名单吧,至少美国政府的信用还是值得信任的吧。你把钱存在美国银行里,就算美国破产了,你的本金总是安全的。更何况中国政府手里还有一大笔特别提款权。这个权利可比你存在银行里的那点现金值钱多了。
当然中国除了这张王炸外,也有其他的一些炸。比如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最大,石油工业也领先全球。在石油和铁矿石等矿产上,中国甚至可以和西方叫板,要他们的命。
另外,中国在民生领域也有特殊的资源。比如说人口红利。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但是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劳动力人口。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块红利还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此外还有一个隐形炸弹,那就是台湾。
大陆一直对台保持巨大经济优势,这种优越感让台当局十分不爽。为了平衡中国大陆的影响力,美国不得不增兵日本和冲绳以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
在中美贸易争端的舆论声势中,中国除了强调“不愿打、不怕打、不得不打”外,也不断强调中美贸易相互依存的事实,认为贸易战没有赢家,打下去“大家都会输”。这种强调无疑有助于控制事态,甚至有助于促成双方回归谈判。但是,这些话显然又会让一些国际舆论产生误解(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吓唬“自己人”)。例如,在西方一些舆论眼中,美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接近300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经贸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中国对美国的经贸依赖程度,因此中美贸易争端中方处于明显弱势,美国的“底牌”要比中国的“底牌”多得多。事实上也出现了中国一些人士表示中国“确实没有底牌”或者“底牌不多”的说法。
这种说法其实值得商榷。如果我们从长线和更宽的视角出发做全面比较,中美都有很强的“底牌”,也都有不少的软肋。就中美贸易而言,货物贸易和更核心的服务贸易是不平衡的。此外,中国在一些领域对美国的依存度要大一些,但是这种状况正在迅速变化。美国对中国的依存度要小一些,但是随着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美国利益相关方得到的好处会越来越多,美国一些人试图逆转这种态势将面临更大的阻力。一些人士从美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巨大这个角度认为美国的贸易底牌多是一种“短视角”。
“底牌”是一个类比词汇,就是说在打扑克牌的时候用来翻牌决胜的牌。我们讨论中美经贸领域的“底牌”问题,其实有一个根本的约束条件——国际经贸规则。如果离开了这个约束条件来讨论“底牌”问题,可能意义不大。例如,我们说“市场换技术”其实是一种技术“底牌”,但是这不符合《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因此,即使我们不遵守这些协议,也不能说自己有“市场换技术”的底牌。
国际经贸规则中最重要的就是服务贸易规则。虽然美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有接近3000亿美元的逆差,但是中美服务贸易逆差接近200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存在贸易逆差。这个数字不可低估,因为它占货物贸易逆差的8%。
美国服务业占美国经济总量的81%以上,美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在世界占比超过15%,高居全球第一位,是第二大服务贸易出口国英国的两倍多。美国的服务贸易领域包括金融、娱乐、计算机、咨询、广告、会计、法律、医疗、教育、旅游等,这些都大量进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进口领域。世界其他各国对美国在服务贸易领域普遍逆差,包括日本、俄罗斯、巴西、印度和英国等。
中国扩大服务贸易开放的态势越来越明朗,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潜力还很大。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服务领域进口规模累计超过2.5万亿美元。随着扩大开放力度的加大,美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将逐步显现,未来中美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逆差可能达到几千亿美元。此外,货物贸易逆差是“存量”,服务贸易逆差是“增量”。因此,从更长的线看,服务贸易将越来越成为中美贸易的“大头”。因此,中国在货物贸易上对美国有逆差,但是美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对中国有需求。中国不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即使没有中美贸易争端,中国政府也会逐步放开服务业的市场准入,也会继续致力于解决中美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一些人还认为在技术领域美国的牌更多。美国的出口管制的确在一定时期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发展造成过困扰和干扰。但是不能因此认定美国就拥有永恒的技术“底牌”,“市场换技术”的路子其实很难达到目的。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接近世界科技强国第一方阵,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达57.5%,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已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者国际排名前10位中中国占了4位。从2007年至今的11年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2017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2.7%,比2007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美国想遏制中国的高技术发展,但是一些核心技术即使在中国买不到,也完全可以从其他国家买到。美国一方面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却利用出口管制阻止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其实从长远看会侵蚀美国的技术优势。
一些人还从军事力量的角度看中美贸易争端的“底牌”问题。如果特朗普政府的这些举动真的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那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朝鲜半岛的军事部署、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在台海的军事支持等等都不需要了。因为与中国经贸脱钩和打贸易战已经“保卫”了美国的“国家安全”,甚至不用打仗就能“保卫”美国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