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何时饱和?
先泼盆冷水,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在以GDP为中心的增长模式下实现完全饱和。 首先明确一点,GDP是个总量概念,意味着任何国家的GDP总和一定是其国土范围内所有产出价值的总和(当然,理论上可以把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造卫星和另一个国家的人造卫星算入其中)。但是,一个国家的GDP增长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所有资源的消耗都是增加的——如果效率提高,同样数量的产出可以用更少的资源来生产,则GDP增长了而资源耗费却下降了;反之,效率下降,同样数量的产出要用更多的资源来生产,虽然GDP没变甚至可能下降,但资源配置却恶化了。
用GDP增长来判断一国经济发展情况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效率不发生变化——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的。用GDP判断经济好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更重要的是,中国现在所追求的GDP增长率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的。为了保持GDP的高速度增长,中国被迫走粗放式道路,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它不能给人民带来充分就业、不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并且有可能降低生活质量。同时,这种模式也难以持久。
当前我国经济的运行实际上处在产能过剩的状况下。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1~6月份全国共有24个行业产能利用率未超过70%,其中18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低于60%。钢铁、汽车、船舶、水泥等行业均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状态。 产能过剩必然导致竞争加剧,企业盈利空间缩小,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竞争加剧反过来又会逼迫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从而使得供需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的局面得到解决,经济运行重新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
目前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分别是产能过剩、消费疲软和投资过度。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困境,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改革。其中,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其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其他几个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只有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才能收到效果。
只要把几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我国的经济就实现了饱和,或者说达到了足够的效率。而这种经济饱和状态下的增长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