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灏五行属什么?
一:这个字本身没有五行! 《康熙字典》中写着,“一”,“俗作‘壹’;又作‘弌’。《易》曰:‘乾元用九,乃见天则。’《庄子·天地篇》:‘一受其形,不亡者,吾未之有见也。’” 意思是说,一就是数字1,古代表示单数、偶数的符号是“-”(像箭头一样的符号)。古代的《易经》中记载了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一说法。意思是推演自然的道理,要用9、用7、用5的方法各49次才得出来结果。而现代数学证明,大衍之数应该是64,也就是把64个数字加起来除2,就能得到一个结果了。所以《易》中的数理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庄子·天道篇》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韩宣子问原宪(春秋时期鲁国人,叫仲尼,就是孔子的弟弟),说:“先王之所以兴,是不是因为礼行得特别好呢?”原宪说:“所谓礼者,它有什么原因呢?只不过是上下不违背自然而已啊!”韩宣子说:“那么君子必须拥有房舍、土地和财货了?”原宪说:“正因为我缺乏这些,所以我才能拥有礼呀!如果你拥有了这些,那你的礼就没了。”
另外原宪在回答孔子的时候说过,“无财,力无以养廉;无义,食无以奉廉。”“生我以形,成我以德。德何以称?称之以宽。宽者,仁也。”“故谓之‘一’而已矣。”这段话的意思是:没有钱就没有财力涵养自己的廉洁品行;没有道义,饮食就无法维持节操。生命是以形体存在的,成长是以德行实现的。德行怎么体现呢?以宽容著称。宽广,就是仁。所以叫做‘一’罢了。
以上都来自古代文献,说明“一”在古代文化中的含义其实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一”作为一个数字,它属于水。但是作为一个汉字,它的部首却是“亠”,这个是“高”的变形,所以它应该算是“高”部的水。“一”的水象还是偏弱的。 所以给“一”配属五行应该按“高”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