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几时引进中国?

衡凡弘衡凡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得知道,当年日本在战败后,是严格限制了军备的生产的(尽管后来还是生产了步枪和坦克,但数量非常有限),而航空母舰这种大面积使用钢铁,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的战舰更是被直接禁止建造。 日本的海洋威慑力量实际上只剩下潜艇和水面战舰以及辅助船只,而这两者加起来,也就20艘左右。

而美军作为战略上的敌人,其海上力量的体量是巨大的,所以为了抗衡美国,苏联在太平洋上部署了100余艘各种战舰,而日本则全力发展了潜艇部队,期望借助“宇宙舰”的实力来与苏联一争高下。 所以从日本战后的工业能力和产业布局来看,它们是不可能有能力建设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更不可能让航空母舰进入西太平洋和美军展开直接对抗。

无论是“企业号”的第二次复活,还是“埃塞克斯”号的首次开工,都是在当时美苏两极格局下,美日争夺太平洋控制权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而日本要拥有能够与美国舰队相抗衡的力量,并且有能力搭载战斗机和攻击美国海军基地,唯一能想的到的,就是航空母舰了。

因此当时虽然日本并没有实际意义的航母,但它必须着手开始准备,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提前做准备,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八岛计划”外,日本还需要另一个可以搭载飞机的舰艇。 “八岛计划”是在原有军舰的基础上改进,造价低廉,然而它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真正形成一艘具备强大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尽管它可以搭载战机,但却无法保证在战斗中不会损失所有飞机和舰载机飞行员,而且一旦敌军突破我防空火力,对海上目标进行打击,“八岛”级将毫无办法;而第二艘船只要想在短时间内弥补这一差距,只能是从他国购买或者租借。

在当时而言,只有两个国家有可能出售或者租借航母给日本——美国和英国。 美国的“企业”号和“埃塞克斯”号固然可以满足日本短期内搭建起一个能用的航母战斗群的要求,但是这意味着美国将与日本直接开战,这是罗斯福和他的幕僚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尤其考虑到当时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于欧洲,于是他们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提供装备,但不提供人员,日本自行组建航母战队”。

这样一来,装备的使用权在美国手上,而作战人员则是日本军队负责,如果日本输了,美国只损失了装备,而如果美国输了,那么日本也就没有了可以使用的装备,双方都不用担心对方会永久性地增强实力。 这其实是一笔亏本生意,只不过美国当时拥有极大的工业优势,这笔钱日本最终也还不上,但这笔账到最后还是算到了未来战争的军人头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