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木代表什么含义?

刁尹刁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相 生,相克是相对的,有相生就一定有相克。相生是一种营养补充,相克则是一种消耗与制约。因此五行相生相克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能够左右的。如春季万物复苏,大地阴阳相交为之震。春季属木。但此时气候由寒转暖,阴退阳回,草木发芽。并非单纯来源于木的生发特性。而是阳气(火)上升,寒气(水)下降所致。若遇冬寒,则无春发,因为寒水伤木。同理,若遇夏热,非独致秋金,而且树木茂盛。原因是暑热耗阴,阴气不足不足以制约阳气,导致阳盛气升,木被焚烧而失去生机。可见五行之相生相克并非单行本位所能决定的。它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木的特性为生发、条达、舒畅。因而它具有生长、成长、繁荣的意义和特点,这些意义和特点就是木的“象”。我们看自然界中木的象征,多是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然而,这种生发特性却是有限制的。这个限制就来源于它的“数”。在时间上是一天24小时,12个月365天的循环往复;在地理上是高山之下平地之上,大海之中大陆之滨。凡是能升发的物质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升发有度,否则就是枯败。这就是“木”的五行属性。 简言之:

1.木具有生长、成长的性质,但它是有条件的。犹如人生的成长一样,你若不努力,不努力就要受惩罚。所以《黄帝内经》才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木具有生发、条达的性质,但是否一定能生发、条达,还取决于它生长的环境,如土壤、水分、营养等等。如果缺乏生长条件,纵使你再怎样努力也是徒劳的。人也是如此,只有条件合适,你才能成长,否则就只有枯萎。

3.木具有繁茂的性质,但这个繁茂是有条件的。犹如人生有了一定年纪,不是说你年轻就能一直繁华,必定会有衰退的一天。《黄帝内经》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也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上述那些内容,你的生命才能延续长久。

詹乐华詹乐华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五行学说是以此为基础早期的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可以将其看做是关于宇宙观和方法论的文字系统。五是数,行是运动变化的意思。五行就是五种运动变化着的物质;中国古代哲学家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以及演化的规律。“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对五行的现代理解。“仁”为木,象征着柔和与成长,是生命和希望的化身;“义”为金,象征着刚烈与肃杀;“礼”为火,象征着明亮与辉煌;“智”为水,象征着理智与渊博;“信”为土,象征着诚实与厚道,也象征着大地哺育万物的胸怀。

五行之木,从无形而萌芽,由小而大,由柔而刚,由下而上,有枝有叶,可以生生不息,这就是木的一般形象。木之在人体是肝脏,肝主疏泄主动化,主升发、主条达、肝藏血,肝为眼、胆之主。肝胆疾病、目疾、神经痛、高血压、心脏病以及与肝胆经络相应的身体部位不适等,均可采用青(绿)色植物治疗与调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