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材料改过几次?

危雪春危雪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80年以前,国际比赛使用红双喜404、405和406海绵胶皮,颗粒较小比较柔软而弹性较好;中国产品使用729和友谊牌的海绵胶皮(也有用红双喜的),颗粒较大较硬而弹性不足,所以早期的中国队与欧洲队对抗吃亏在力量上,但控制球方面却很有优势。从那时起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乒乓球一直是以亚洲为主导的体育运动之一。 后来有人发现德国生产的Nitta海绵有很好的弹性,于是欧洲人改用这种海绵,配合他们长期发展的弧圈球技术,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队的劲敌。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中国也改用Nitta海绵,并借鉴日乒的弧圈结合快攻的技术打法,成绩稳步提升。但由于传统的原因,中国队还是更多地使用了以防守为主的技战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欧洲人学会了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加上弧圈球技术的完善和大量先进器材的使用,使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而中国队的速度和力气都明显落于下风了!为了改变这个局面,中国队改用更为弹性的Tenergy系列海绵,配合以快为先的战术,竟不可思议地重新夺回了世界冠军!

至于器材方面,乒乓球自从改为二十公分直径后,就再也没怎么改动过。不过球桌的高度可以调整,据说最早球台是往上抬的,后来才做成垂直的。而网高也是一直变动,直到1998年才确定下来。另外,以前的乒乓球是用亚麻布制成的,上面有凸起的圆点,打球的时候很容易滑球或擦边,所以有“乒乓球是世界上最困难的球类运动”之说,现在的乒乓球采用塑料材质,表面更光滑,增加了难度,也让这项运动更有观赏性了吧。

程吉明程吉明优质答主

1900年至1940年初,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主要以赛璐珞、橡胶为材料。赛璐珞球制造过程中,加入了近60%的易燃可塑性增塑剂——硝酸纤维素,其本身就有极好的易燃性,加上另外的30%可塑性增塑剂——苯二甲酸二甲酯也是易燃品,因此极易燃烧。加上乒乓球体积小、表面积大,更增加了其易燃性。赛璐珞乒乓球问世以来,世界各大赛场及地方赛事屡屡发生乒乓着火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1940年初,日本乒乓球手福球英夫用玻璃纤维做球拍,在日本全国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冠军,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第二年,英国运动员也用玻璃纤维做球拍,结果在英联邦运动会上获得第三名。从此,玻璃纤维拍在英国流行开来。此后,各种材料的球拍开始出现,使乒乓球拍的材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乒乓球的材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乒乓球在速度、旋转等方面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使乒乓球运动开始了高速度、高旋转的发展。随着塑料的不断开发应用,以聚氯乙烯、聚赛等更优良的塑料代替赛璐珞。

1953年,在丹麦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首次出现了塑料球拍。由于塑料球拍在硬度、厚度及吸汗等方面,都能满足选手们不断对球拍提出的要求,在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时已被大家普遍采用。

1983年,在匈牙利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出现了“生胶”新技术。这种乒乓球拍,不仅具有了海绵的优点,又保存了生胶的快攻特长,同时还具有了生胶的性能特点。此后,它逐步成为一种崭新的先进球拍技术,被更广泛地在乒乓球拍中得到应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