婼什么意义五行属什么?
婼,读音ruo第四声。有“女子名字”和“地名”两个含义。现在多用做姓。 此字属女字旁,本义当为“女子名字”之义。 《说文》解字:“婼,妇人姓。从女、若声。”段玉裁注云:“以系女孩之名。”可见“婼”的本义就是女子名字。如汉代贾谊被贬长沙,其女无夫家之名,便自称“长沙姒(sì)婼”。东汉徐庶辞蜀降曹之时,其母因恨徐庶不能尽孝,就说出了“汝父使人相吾母,母丑不容身,汝何以贵,何以为卿?”的话来骂他。
《晋书·宣帝纪论》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魏明帝时期,京都洛阳出现了一位名叫贺齐的姑娘,相貌非常美丽,“姿色超逸”。魏明帝听说以后,就遣人将她召入后宫,准备封她为皇后。然而这个宫娥进宫以后,却对皇帝声称自己姓贺,并推说自己名字应该叫齐,“数称道故将军贺齐”,也就是那位战功赫赫的汉末名将贺齐。这位姑娘之所以要自名为贺,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当年在战争中兵败被俘,被囚禁在邺城。为了表示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就在名字里面加了一个“贺”字,从此改名换姓叫作贺齐。她的这一番言语举止,让魏明帝很感动,于是真的赏赐给她许多财物,让她出宫回到自家居住。
作为父母,谁都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取一个吉祥、好听、有深意的名字。“婼”字是一个不常见也不多用的字,很多年轻的爸妈在给孩子起名时使用到这个字,都是在看过其字形后,觉得字形优美才将其放于名字中。其实“婼”字的字义也多是正气的:
1、“婼”的字义:柔弱;美而恭敬;安,宁。
2、“婼”字在《说文》中解释:弱也,从女弱声,如灼切。按说文,古字弱假借为获字,今有其字音弱而义获(从“获”念nuò)。柔弱也。
3、“婼”是一种乔木,枝叶细长,开白色小花,亦称“软枝黄蝉”、“红黄宝莲”、“软枝紫薇”又作若、若木、若华。
除此之外,字义表示美好恭敬、柔弱的“婼”字的用法还有:
1、“婼”的拼音为nuó,而“诺”的拼音是nuò,字音相近,“诺”字也经常作为起名用字,且字义同样健康。《国语》:“辞多心苟,少实以诬道,杀其可恭之信,灭其可法之貌,而下国守之。无乃不可使成也乎?故非我而当,是犹时我也;依我而苟,是犹昏我也。君其异辞。”
2、用“婼”字给女孩起名有“恭柔而和,可恭之信”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