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世界在哪里上海?
2013年1月4日到1月6日,上海中心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了重度雾霾预警信号,市民出门全副武装。 2015年12月底到2016年1月初,长三角遭遇近十年来最强雾霾,范围波及整个华东地区。 上海多次发生大面积霾天气过程, 2013年和2015年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为什么在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的上海会出现雾霾天气呢?上海市气象学会理事长、著名气候专家伍永健教授告诉记者:“造成我国东部地区雾和霾天气频繁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变化就是增温造成的空气湿度增加,以及气溶胶含量增加,这些都对云和降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人类活动主要是城市化和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造成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 在所有的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硫酸根离子是形成烟雾型污染的主要元素,它们对光化学反应的形成及持续有很大的贡献。 而冬季又是烟雾型污染的高发季节[1]。 据记者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就开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998年开始,在上海郊外的淀山湖上建起了国内第一座环保烟气脱硫塔,开始治理燃煤电厂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此后,各种烟气脱硫工艺被陆续应用到钢铁、有色冶炼、水泥等行业,上海的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但到了2013年,上海开始面临煤炭消费比重过大,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偏高,生活源二氧化氮浓度偏高等问题。2015年起,上海实施最严机动车排放标准,同时推进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供给。
到2017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达到24.8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20%以上。 然而,尽管上海一直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2013年至2017年间,PM2.5年均浓度仍然逐年上升,由65微克/立方米上升到56微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