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生肖有哪些?
1.子鼠——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中的第一宿,由十七颗恒星组成。其中有三颗在黄道附近,构成一个三角形。其他十四颗是离赤道较远的恒星。现代天文学已经证实,这些星体并不是一个物理单位。从地球上看去,它们分布在一个很长的弧上,而不是像字面意思那样排列成“蛇”的形状。所以“子鼠”的称呼并不确切。这是古人把天空分作十二部分来观察时随意选择的第一宫。其实它和老鼠并没有直接关联。但人们习惯把子夜时分(23时至凌晨1时)出生的属相称为“子鼠”。 2.丑牛——“牛郎织女”中牵牛对应的生肖。由六颗恒星组成。它在星辰图中呈倒置的三角形,中间两颗亮星特别显眼,犹如两只大大的牛角;其余四颗则如牛的躯干与四肢。牛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二,与第十吉星“天乙贵人”合称“丑牛”或“紫微垣”。 3.寅虎——由五颗恒星组成。其中的三颗略成等边三角形,另外两粒则相隔较大。这有点像张开双掌时伸出的五个手指。不过如果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的形状还是相当不同。因此也有人用“五鼠探宝”来象征此星座。 4.卯兔——月球的别名。由六颗恒星组成。因为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向地球,故有“阴晴圆缺”的说法。而且农历每月初一和新月之时,月亮恰好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它既不是新的也不是满的,而是在西方地平线附近,好像一个被吃剩的月饼,故又称“蛾眉月的月亮”——这就是“卯兔”的来历。 5.辰龙——由八颗恒星组成,其中七颗在黄道附近。这三颗明亮的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非常接近,而且每昼夜移行一弦白道的位置。由于这条白道上均匀地散布着一些亮点,又恰好在三月下旬和七月上旬出现在东大距的位置,犹如巨龙的鳞甲,故而得名。 6.巳蛇——南方朱雀七宿(柳、七星、张、翼、轸)中的第一宿,由十一颗恒星组成,其中有两颗在黄道附近。整个星座颇像一个翘首仰视的长发女子。“巳蛇”的称呼就来源于此。 7.午马——南方朱雀七宿(柳、五星、张、翼、轸)中的第三宿,由十三颗恒星组成。虽然其中两粒最亮的恒星距离南十字星不远,但这七颗恒星彼此之间的位置却相当分散,酷似马蹄踏在时空的轨迹之上,故称“午马”。 8.未羊——由六颗恒星组成。其中三颗较亮且紧密相连,形成“人”字形。余下的三颗则呈倒“品”字形。我国古代将太阳所在的星座称为“午”,而将月亮所在的星座称为“未”。这个“未羊”也就对应了农历的五月。 9.申猴——太阳神之汽车。由九颗恒星组成。其中有二至三颗非常明亮的星星,看起来就像太阳系内的水星、金星和火星。其余六颗则是距离太阳较远、相对暗弱的岩石行星。 10.酉鸡——红铜之色。由九颗恒星组成。其中三颗非常明亮,位于黄道附近。另几粒稍暗的则在相距甚远的两个不同区域。这种结构看上去颇像古罗马的圆形剧场,故中文里称之为“鸡鸣”。
11.戌狗——由六颗恒星组成。其中的三颗呈“品”字型,形似八卦中“乾卦”的三条直线。其余三颗则连成一条斜线。在希腊文中,这个星官的名称意思是“弓箭手”。 12.亥猪——由六颗恒星组成,其中最大最亮的星和最小最暗的星之间的距离达15度之多!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星座。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用“五行”来说明宇宙的性质,于是就用“金木水火土”来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金木水火土”来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并以“金木水火土”来区分西边的八个星座。因为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四角属土。土居中央,代表四季的中转和四季的循环往复。这样,整个天空就被分为五大宫,即“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加上中间的“土星”。这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东南西北”这四个基本方向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