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字在五行属什么?
“昂”字的五行属性为土,繁体写法爲「昂」(见图1)。這個字原來寫作「卬」,後來才改寫成「昂」的(見图2、3)。 甲骨文中「昂」有兩種寫法:其一像人昂首之形(見圖4-6;參考[4]第7-8頁),此為「卬」之本義;其二像人舉首上望之形(圖7),當是表示仰視「天」或「大」之意。金文承自甲骨文,也分爲兩類字形:其中一類字形與甲骨文的「卬」較爲近似者同(參考[5]第52-53頁圖50、51),當也是表示仰視「天」之意;另一類則寫作「」(參考[5]第52頁圖39-41),則應是表意「仰」、「大」之類意思的字,已非本義「卬」矣。小篆承自金文,也分爲兩類字形:其一是寫作「」者(參考[6]第99頁圖39及圖61),仍可視作「卬」的異體(參考[5]第49-50頁圖25-27),然此時「亢」已非本義「卬」矣;其二則寫作「」(參考[6]第99-100頁圖35-37),此當是表示「仰」、「大」之意的字了。
秦漢小篆多從「」形而變,如「」(見圖8-12)、「」(見圖14)等皆是,又因「」旁常會構字需要,遂又常將「」中的「口」變作「」形,如是「」形變化而成「」形,再演變而至隸楷時的今字形「昂」矣!由於漢字的造字原理,凡同一偏旁部首的文字皆有一定的關聯性,故此,由以上分析可知,「昂」字的金文字形是由表示仰望「天」形的「」形和表示举頭向上仰望的「口」形合併而成的。由此可知「昂」之「仰」義當最早出自於此(參考[7])。 而今以「昂」用爲姓,乃是「卬」之省聲字,並且當源出於齊國之地。齐國之地古稱「齊」,《周禮·夏官·馬質》有言曰:「馬職三:一曰閒駕,二曰服車,三曰齊馬。」鄭玄注引鄭司農曰:「齊馬謂齊四足,去高減下。」是知齊馬即齊足之馬也。王先謙補注云:「齐讀若纔。《詩》箋云‘齊,正也’。」《左傳·莊公十一年》載:「邾子又惡鲁大夫費无忌,乃使人殺費无忌。秋八月壬午,費无忌亡來奔。」杜預注:「魯大夫費無忌,亦善佞人也。」「卬」、「憂」二字古音相近,蓋「憂」之一字本當讀若「卬」,故此「卬」之字又可通假作「」,以表憂愁之義焉。如此,則「哀」之所始,實乃「卬」字所構思矣。是以,由「卬」而「昂」,再由「昂」而變爲「」,再變而爲今之「哀」也。是以,《說文解數》所言「哀」之「心不樂為病」,正係「心不安樂爲憂」也。由此可見,人之「哀」傷之狀實乃人之正常情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