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五行属什么?

康葆睿康葆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扁”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方框里有个竖划”,是个象形符号,表示一种器物(或工具)的形状。所谓“方框”即指四方形的框架结构,所谓横竖线则代表这种器物的边与面;金文的写法与此相似,只是更为规范一些罢了。 “扁”字的本义就是指这种带有方形边框的器物。《说文解字》认为这个字由两个“方”构成,所以本义就是“器之薄者也”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字是指那些既扁平又带有一侧边的器具了。

2、从字形上看,“扁”与“扁”的右边是一个“户”,而“户”在古代通常被用来指代门扇——虽然后来才逐渐演化成对门窗的通称,不过古人最早确实是这么使用的。那么“扁”的右半部分其实就是在形象描述一扇门的形态。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扁”字的本义其实是“一种狭长的带有两侧壁的器物”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一种狭长的带有两侧壁且一侧开门的器物”。

3、当然“扁”还可以作形容词用,意思是可以形容某物形体宽而薄之意。例如我们常用的“扁担”“匾额”“扁平”等词都可以说是由此引申而来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汉字中还有一个“扁”字,它除了可以作名词和形容词之外还可以做量词使用。古代文献中将这种量词称为“片”如“一片扁舟”即为一例。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片”并不是“片”的简化字,而是另有一种来源。

4、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姓”是什么吧!其实“姓氏”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看就是一个名词性的联合短语,其中的“氏”字相当于英语里的“family name”一词。至于为什么要用两个字来表示一个概念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先秦时期的人们只以“姓”为家族世代相袭的标识,而各诸侯国贵族们的“氏”各不相同,为了突出其区别才将二者合在一起表达。

5、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大者十四人”的内容来看,上古时期的华夏民族是以“姓”作为族群划分标准的。当时的人们一般会以自己的“姓”作为称谓。例如舜帝就被称为“姚虞舜”因为他是姚姓虞氏的后裔;夏禹也称“姒禹”因为他来自有姒氏部落等等。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都是依照各自“姓”来确定自己身份的。

6、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宗族观念日益淡薄,于是人们开始按照血缘关系远近的方式来确定各自的族群归属,这便有了“氏”的出现与发展——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同姓不婚”原则的由来之一啦~据我推测这一变化大约发生在西周后期至春秋中期之间。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不再遵循上古时期的宗法制度行事,取而代之的是按照地域划分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身份认同——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郡望”的来历喽^_^。

7、由于“姓”是母系社会的遗存产物,而且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女性家族的社会地位,因而它往往与“氏”(父系社会时男子所用)同时并用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称谓。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魏之际甚至直到隋唐时期才有所改变——“名”逐渐成为人们称呼他人时的惯用语。此外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还出现了专门用以表示“贵戚”称号的“氏”字如“王”“谢”等字常用于表明其出身高贵身份尊荣;而“马”“牛”等字则是用来形容其血统纯正血脉优良等特点……

8、我认为“姓名”二字应该作如下解释才对: “姓”是用来标注家族归属并区分同一血缘共同体成员的标识;“名”则可以看作是每个人独特的个人标签或者说是一种社会性符号,它与“姓”一样具有标示属性但却不具备遗传性特征哦O(∩_∩)O ~所以说啊大家千万不要搞混了!

优质答主

“平”字是形声兼会意字(左形右声). “人”做偏旁为形旁,代表“人”字结构; “贝”表读音,表示义项的“财”,即财富、货币等的意思. 此字的字形结构应作如下理解.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像一个人双手持贝壳一样的人形. 人手指上戴的指环或戒指就叫“贝”. 在这个字形中,整个上半部分为人形,下半部分的“贝”形则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这是为了表达“手拿东西的样子”而作的分割处理,因为如果直接画成一个圆形的话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串相连起来的珠子而已了——所以古人特意将这个图形分成上下两段以示不同含义. 这个字本身的意思是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或者首饰),后来引申到形容其他类似的东西,比如“金钱如粪土”“一文不值”等等. 另外补充一点关于姓氏的问题: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一般认为姓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标志(就像现代西方国家的姓氏一样,往往代表了父系血统),因此通常由父辈们取名字里的第一个字作为孩子的姓,而在封建社会男性在成年后会加冠而名为父母所取之字,女性出嫁时也会取夫家之姓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并传承给后代,这也是中国姓氏文化的一大特点。但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传统了。所以现在人的“姓氏”往往是根据父母的意愿自由选取的名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